[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1866.8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4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足立祐介;稻田真宽;奥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例如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应地产生振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有如下内容:通过向固定于触摸面板的压电元件施加电压,使触摸面板产生振动,对用户给予触觉。由此,用户能够获得输入操作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2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亮斑、色斑较少且具备较高可靠性、并能够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应地提示触觉的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具备显示单元、使显示单元挠曲振动的振动部以及将振动部粘接在显示单元上的第二粘接部,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的显示部、供用户触摸的面板构件和以覆盖显示区域的方式设置且对面板构件与显示部进行粘接的第一粘接部,第一粘接部的刚性低于第二粘接部的刚性。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的亮斑、色斑较少且具备较高可靠性,能够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相应地提示理想的触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显示单元进行振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振动部的振动图案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6(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振动部的振动图案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方式2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3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电子设备的显示部的俯视图。
图9B是对实施方式3的振动部以某一频率进行驱动时的触摸面板的振动振幅的分布图。
图9C是对实施方式3的振动部以与图9B的情况不同的其他频率进行驱动时的触摸面板的振动振幅的分布图。
图9D是图9A所示的B-B’线的触摸面板的振动强度图。
图9E是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子设备中根据触摸位置而变更了振动部的驱动频率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的振动振幅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其中,有时省略必要以外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公知事项的详细说明、对实际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不必要地冗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但并非意图通过这些内容来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6来说明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电子设备100具备上部壳体110、下部壳体120与触摸面板130。上部壳体110以及下部壳体120借助螺钉等连结为一体而构成电子设备100的壳体105。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电子设备100具备显示面板160、以覆盖该显示面板160的方式配置的触摸面板130、对触摸面板130与显示面板160进行粘接的第一粘接部150(粘接层)。第一粘接部150是粘接部的一个例子。另外,振动部140借助第二粘接部155与显示面板160粘接,使显示单元165振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为了方便而将第一粘接部150的结构图示为板状的片构件,但也可以是凝胶状的构件。例如,第一粘接部150通过在向触摸面板130的背面涂敷粘接剂之后与显示面板160重叠的状态下使粘接剂固化而形成。
在上部壳体110处形成有显示窗115。用户能够通过显示窗115来操作触摸面板130。
触摸面板130与显示面板160对置配置。触摸面板130是供用户触摸的面板构件的一个例子。触摸面板130是静电式、电阻膜式或者光学式等的触摸面板。
框架170支承电路基板180,借助螺丝等固定于下部壳体120。电路基板180与触摸面板130、显示而板160以及振动部140电连接。在电路基板180上设有微型计算机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变监测受损索载荷识别方法
- 下一篇:运转效率推定装置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