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动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1681.7 | 申请日: | 201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伊东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脉冲马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动驱动装置(直動駆動装置)的壳体结构,所述直动驱动装置包括:收纳电动机和减速齿轮构件的齿轮箱、包嵌在该齿轮箱外的圆筒盖状的外壳、安装有对其开口侧进行封闭的轴承座的底板。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这种直动驱动装置多数情况下是用在对壳体内部造成恶劣影响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担心水分、油、尘埃、腐蚀气体、液体燃料等液体和气体流入壳体内部,故而需要设置为防止上述物质流入,而对包括电动机在内的内部机构实施保护的密封结构。
一直以来,已知如下壳体结构的直动驱动装置,即分别组装收纳电动机的外壳(罩)和收纳传递电动机的旋转的减速齿轮构件的齿轮箱,在经由接线柱向电动机供电的导线引出孔(开口)内填充密封剂,并且在外壳与齿轮箱之间的周端接合部分粘结橡胶片等,卷边并压接密封外壳的周端(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专利文献2的图1、图5)。
然而,在这些壳体结构的直动驱动装置中,齿轮箱仅仅是为了只专门收纳减速齿轮构件而形成的,导线引出孔也仅形成在齿轮箱上。另外,电动机在与外壳的内周面分离的状态下被内置安装,特别是被构成为在电动机的电动机壳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切去其一部分而形成的接线孔,经由该接线孔而与励磁线圈的线末端连接的接线柱朝向外方立起设置,在使接线柱(供电线)经由在具有该接线孔的周面部分形成的广阔空间区域内而延长,使用柔性印刷电缆组装壳体之后,使该接线柱在成为齿轮箱的引出孔部分且远离电动机的部位与导线连接,然后再利用密封剂对引出孔进行密封。
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齿轮箱(7)上一体成形有筒状的引出孔,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在橡胶层(102)上一体成型筒状的引出孔(橡胶孔伸出部1021)来配置连接器(105)。
因此,出于填充且密封密封剂(24、106)的关系,与导线连接的接线需要在将接线部位从处于电动机侧的引出孔引出并进行锡焊等接线作业之后再设在孔内底部,具有难以进行接线作业的问题。特别是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使接线柱(供电线303)向引出孔(橡胶孔伸出部1021)的孔底部延长并使其前端穿过,因此,具有接线柱在穿过时发生弯曲等成品率变差的不良情况,作业效率降低,从而存在必须使橡胶层(102)与齿轮箱(模塑部件11)分开成型并组装而导致部件个数变多、需要组装作业时间这样的缺点。
另外,两者都只是使电动机在与外壳的内周面分离的状态下被收纳,因此在通过卷边压接而与齿轮箱密封时,不能确保壳体结构向压接方向的刚性,必须使卷边部位的外壳和齿轮箱的周端缘向外周突出形成为台阶状,从而设置用于在上述卷边压接时进行支承的环状承接部,在这种通过卷边压接形成的密封结构中,存在非但不能将整个壳体的外周面制造成没有环状承接部的圆筒状,而且还很难完全压接密封,必须涂覆树脂密封剂来覆盖外表面、从而可靠地防止流体流入的这种结构上的问题。而且,在像这样不支承电动机的外周面的壳体结构中,还留下了例如在输送过程中受到强烈冲击时诱发电动机的保持强度问题和对工件的动作不良的问题,在因卷边压接部位的橡胶片老化、粘结开裂等而导致流体进入的情况下,担心暴露在外壳内空间中的接线柱发生腐蚀或者短路,损害电动机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898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976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一扫如上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直动驱动装置的组装作业,而且能够同时确保提高整个壳体结构的刚性强度以及提高电动机的保持强度、密封度的直动驱动装置的壳体结构。
通过本说明书的记载,本发明的更具体的目的将变得明了。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脉冲马达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脉冲马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电流开关电路
- 下一篇:功率变换器电路,电源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