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1317.0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7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今川和夫;松本正典;和久敏哉;中村惠介;佐藤直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6/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戚宏梅;杨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部 拍摄 装置位置信息 附加信息 建立关联 移动机构 被检体 管理部 移动 管理 | ||
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1)具备:摄像部(3),拍摄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X射线图像;移动机构(2、4),使顶板(2a)和摄像部(3)相对地移动;取得部(7a2),取得拍摄了X射线图像时的顶板(2a)及摄像部(3)的装置位置信息;显示部(6),显示由摄像部(3)拍摄的X射线图像;输入部(7c),输入对由显示部(6)显示的X射线图像附加的附加信息;以及管理部(7a3),将由摄像部(3)拍摄的X射线图像、由取得部(7a2)取得的装置位置信息及由输入部(7c)输入的附加信息建立关联地进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X射线诊断装置为如下装置:通过X射线照射部对患者等被检体照射X射线,通过X射线检测器来检测透射了被检体的X射线,得到被检体的X射线图像。作为该X射线诊断装置,例如开发有如下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将X射线照射部、X射线检测器以对置状态进行保持的C形臂,使X射线照射部以及X射线检测器移动到对诊视床上的被检体进行拍摄的摄像位置,拍摄被检体的关注部位的X射线图像并在监视器上进行显示。
在上述X射线诊断装置中,除了通常的摄影模式以外,还存在从X射线照射部持续地照射少量的X射线而连续地显示被检体的X射线图像的被称为透视模式的X射线照射模式。通过该透视模式拍摄到的X射线图像一般被称为透视图像(透视像)。尤其是,还提出了如下技术(例如定点(spot)摄影法等):在X射线图像、即蒙片图像中设定关心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仅对该设定的关心区域照射X射线而得到关心区域的透视图像(动态图像),将该动态图像与蒙片图像(静止像)重叠显示。
能够这样拍摄透视图像的X射线诊断装置例如被用于治疗动脉瘤的情况等。作为动脉瘤治疗法,存在X射线透视下的支架植入术。在该支架植入术中,在施术者将支架植入时,为了掌握分支血管的位置等,而在透视图像显示中的监视器画面上粘贴透明片,并使用笔等在该透明片上通过手写来写入记号。
但是,在如上述那样在监视器画面上的透明片上通过手写来写入记号的情况下,当摄像位置改变时,透明片上的记号变会失去意义,因此当要执行从多个摄像位置(例如摄像角度)的确认时,每当改变摄像位置时都需要进行重新粘贴透明片并通过手写来写入记号的作业,花费时间劳力。此外,即使在应用使透视图像实时地重合那样的透视加载图的情况下,当要进行多个角度的确认时,也需要上述那样的重新作业,因此依然花费时间劳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654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作业效率的X射线诊断装置。
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摄像部,拍摄顶板上的被检体的X射线图像;移动机构,使顶板和摄像部相对地移动;取得部,取得拍摄了X射线图像时的顶板及摄像部的装置位置信息;显示部,显示由摄像部拍摄的X射线图像;输入部,输入对由显示部显示的X射线图像附加的附加信息;以及管理部,将由摄像部拍摄的X射线图像、由取得部取得的装置位置信息及由输入部输入的附加信息建立关联地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X射线诊断装置进行的再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说明蒙片图像以及注释信息(附加信息)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蒙片图像以及注释信息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说明蒙片图像、注释信息以及装置位置信息的保存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一个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