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并去除液体中气泡的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01306.2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信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TNK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04C5/04;B04C5/26;B04C9/00;F15B1/26;F15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玉兰;韩素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去除 液体 气泡 循环系统 | ||
1.一种分离并去除液体中气泡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油箱,其储存气泡去除对象液体;
第1气泡分离装置,其使所述气泡去除对象液体流入,并形成该气泡去除对象液体的回旋流,从而将该气泡去除对象液体分离为去除了气泡的第1液体和含有气泡的第2液体;
第2气泡分离装置,其使通过所述第1气泡分离装置分离的所述第2液体流入,并形成该第2液体的回旋流,从而将该第2液体分离为去除了气泡的第3液体和含有气泡的第4液体;以及
副油箱,其使所述第4液体流入,并对该第4液体中含有的气泡进行收集、结合而去除,
使所述主油箱内的气泡去除对象液体经由第1配管供给至所述第1气泡分离装置,使通过所述第1气泡分离装置分离的所述第1液体经由第2配管回流到所述主油箱内,同时使通过所述第1气泡分离装置分离的所述第2液体经由第3配管流入所述第2气泡分离装置,使通过该第2气泡分离装置分离的所述第3液体经由第4配管回流到所述主油箱内,同时使通过所述第2气泡分离装置分离的所述第4液体经由第5配管流入所述副油箱,使通过所述副油箱去除了气泡的第5液体经由第6配管回流到所述主油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并去除液体中气泡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气泡分离装置,包括:
流入口,其使所述气泡去除对象液体流入;
回旋流转换单元,其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所述气泡去除对象液体转换成回旋流;
第1流体室,其直径朝向所述回旋流的下游侧逐渐减小;
细管,其一端在所述第1流体室内开口;以及
第2流体室,其设置在所述第1流体室的下游侧,
所述第2流体室与所述第2配管相连接,所述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3配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并去除液体中气泡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气泡分离装置,包括:
流入口,其使所述第2液体流入;
回旋流转换单元,其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所述第2液体转换成回旋流;
第3流体室,其直径朝向所述回旋流的下游侧逐渐减小;
细管,其一端在所述第1流体室内开口;以及
第4流体室,其设置在所述第1流体室的下游侧,
所述第4流体室与所述第4配管相连接,所述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5配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并去除液体中气泡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设置在所述主油箱的上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并去除液体中气泡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设置在所述主油箱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并去除液体中气泡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包括:漂浮吸管过滤器,其随着储存在该主油箱内的所述气泡去除对象液体的液面的上下变动而上下移动,并吸出所述气泡去除对象液体。
7.一种分离并去除液体中气泡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油箱,其储存气泡去除对象液体;
主气泡分离装置,其使所述气泡去除对象液体流入,并形成该气泡去除对象液体的回旋流,从而将该气泡去除对象液体分离为去除了气泡的液体和含有气泡的液体;
一个或多个副气泡分离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1气泡分离装置的后部而形成含有气泡的液体的回旋流,从而将液体分离为去除了气泡的液体和含有气泡的液体;以及
副油箱,其使通过所述副气泡分离装置分离的含有气泡的液体流入,并对该液体中含有的气泡进行收集、结合并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TNK,未经株式会社TNK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3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