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存储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380001270.8 | 申请日: | 2013-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戟;邹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2/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发送 方法 接收 存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容灾,又称为远程数据复制技术,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本地数据的一个可用复制。在本地数据及整个应用系统出现灾难时,系统至少在异地保存有一份可用的关键业务的数据。
典型的数据容灾系统包括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在生产中心,部署有主机、存储阵列,用于正常的业务运行;在灾备中心,部署有主机、存储阵列,用于在生产中心发生灾难后,接管其业务。其中,生产中心或灾备中心的存储阵列均包含多个数据卷,数据卷是物理存储空间映射而成的一段逻辑存储空间。生产中心的业务产生的数据写入生产阵列后,可以经容灾链路复制到灾备中心,写入灾备阵列。为了保证灾难发生后,灾备中心的数据能够支撑业务接管,复制到灾备阵列的数据必须保证一致性(consistency)。保证数据一致性本质上是指,有依赖关系的写数据请求,该依赖关系需要得到保证。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都内在地依靠这种写数据请求的依赖关系的逻辑来运行其业务,例如:先完成写数据请求1,再完成写数据请求2,顺序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系统会确保写数据请求1完全返回成功后,才会下发写数据请求2。由此,才能实现当出现故障导致执行过程中断时,可以依靠固有的办法来恢复业务。否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例如:在读取数据时,可以读到写数据请求2存储的数据,却读不到写数据请求1存储的数据,这将导致业务无法恢复。
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利用快照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快照是数据在某个时间点(拷贝开始的时间点)的映像。快照的目的是为数据卷创建一个在特定时间点的状态视图,通过这个视图只可以看到数据卷在创建时刻的数据,在此时间点之后数据卷的修改(有新的数据写入),不会反映在快照视图中。利用这个快照视图,就可以做数据的复制。对于生产中心而言,由于快照数据是“静止的”,因此生产中心可以在将各个时间点的数据增加快照之后,再将快照数据复制到灾备中心,既可以完成远程数据复制,也不会影响在生产中心继续执行写数据请求。对于灾备中心而言,也可以满足数据一致性的要求。例如,写数据请求2的数据成功复制到灾备中心,写数据请求1的数据没有成功复制,可以利用写数据请求2之前的快照数据,将灾备中心的数据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由于生产中心在执行写数据请求的时候要进行快照处理,将生成的快照数据保存在专门用于存储快照数据的数据卷中,因此生产中心在将快照数据复制到灾备中心时,需要先将数据卷中存储的快照数据读到缓存,然后再发送给灾备中心。然而,用于生成快照数据的数据可能还存在缓存中,但这部分数据不能被合理利用,每次复制都需要先到数据卷中读取快照数据,导致数据复制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可以直接从第一存储设备的缓存中将写数据请求携带的信息发送给第二存储设备,提高了数据复制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存储设备接收主机发送的第一写数据请求,所述第一写数据请求携带待写入数据和地址信息;
将所述待写入数据和地址信息增加第一编号,写入缓存,其中所述第一编号为当前时间片编号;
从所述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编号对应的所述待写入数据和地址信息;
修改所述当前时间片编号以标识后续写数据请求携带的信息;
将所述待写入数据和地址信息发送给第二存储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编号用于标识当前的复制任务;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第二编号,所述第二编号是当前的复制任务之前,最近一次已完成的复制任务对应的编号。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从所述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二编号之后,所述第一编号之前的编号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和地址信息;
将所述第二编号之后,所述第一编号之前的编号对应的待写入数据和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记录当前时间片编号,所述当前时间片编号用于生成所述第一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第二存储设备接收第一存储设备发送的地址信息;
当确定所述第一存储设备故障时,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根据所述地址信息,获取第一编号对应的待写入数据,所述第一编号对应的地址信息与所述接收到的地址信息相同,所述第一编号为当前时间片编号之前的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气光化学反应舱
- 下一篇:蓄热式棒线材步进炉汽化冷却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