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译码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0060.7 | 申请日: | 2013-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4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湛击;肖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译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解调信号;
获取第一译码信号,所述第一译码信号为所述解调信号经过第i次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后所反馈的信号,i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译码信号,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得到第二译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译码信号,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解调信号所对应的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差分编码或者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D16QAM差分编码的状态转移图,采用巴尔-科克-耶利内克-拉维夫BCJR算法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
根据得到所述第二译码信号,其中,ck表示比特序列,表示所述解调信号在解调前对应的符号信息序列,为采用BCJR算法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后得到的信号,所述E′i(ck)为所述第一译码信号,所述Ei(ck)为所述第二译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译码信号,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后得到的第二译码信号进行前向纠错FEC译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后得到的第二译码信号进行前向纠错FEC译码处理,包括:
对所述第二译码信号对应的FEC编码所采用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度分布进行优化,获取所述LDPC码的最优度分布;
根据所述最优度分布构造满足所述最优度分布的LDPC码校验矩阵;
根据所述LDPC码校验矩阵对所述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后得到的第二译码信号进行FEC译码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译码信号对应的FEC编码所采用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度分布进行优化,获取所述LDPC码的最优度分布,包括:
确定进行所述FEC译码处理所基于的设定码率下的初始度分布;
确定所述初始度分布对应的初始信噪比;
依次确定所述设定码率对应的多个第一度分布,若所述初始信噪比下所述设定码率对应的所述第一度分布的外信息转移图内的两条曲线不相交,则将所述初始信噪比更新为所述第一度分布对应的第一信噪比,直至所确定的第一度分布的数量满足设定值;
将满足设定值的第一信噪比对应的第一度分布作为所述LDPC码的最优度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后得到的第二译码信号进行前向纠错FEC译码处理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后得到的第二译码信号进行反向交织处理,得到反向交织后的第二译码信号;
所述对所述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后得到的第二译码信号进行前向纠错FEC译码处理包括:
对所述反向交织后的第二译码信号进行FEC译码处理;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译码信号,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得到第二译码信号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译码信号进行正向交织处理。
7.一种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解调信号;
译码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译码信号,所述第一译码信号为所述解调信号经过第i次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后所反馈的信号,i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译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译码信号,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M进制差分译码处理,得到第二译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00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羽绒清洁烘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高效硅片制绒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