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桩筏复合地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96047.1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9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来;徐国建;金春梅;余剑英;朱萍;蒋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杭州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高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2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地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桩筏复合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桩筏复合地基应用于松软土地基段,其目的是为了使该段路基沉降变形满足无砟轨道工后沉降限值要求,作为复合桩基,桩的上端伸入筏板或箱形基础,形成刚性连接。桩和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是复合地基与桩基础的根本区别。刚性桩能把荷载向承载力更高和抵抗变形能力更好的地基深层传递,从而增加了地基承载力并减小了沉降变形。同时,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桩间土承担了一部分上部荷载,桩的强度和用量得到减少,节省了工程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施工成本较高,承载力较小,抵抗变形能力较差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承载力较大,抵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桩筏复合地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桩筏复合地基结构由路堤和地基构成,地基由加固区和下卧层组成,加固区中打入刚性桩,刚性桩的桩顶位于路堤和加固区的分界处,分界处铺有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上覆盖有钢筋混凝土板。在桩筏复合地基中碎石垫层除了起着调节桩、土荷载分担的作用之外,还起着消减横向力的重要作用。由于碎石垫层使用的砂石为散体材料,对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横向力起到了解耦作用,消除了横向力对刚性桩的不利影响。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较合理,施工成本较低,承载力较大,抵抗变形能力较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地基由加固区1和下卧层2组成,加固区1中打入刚性桩3,刚性桩3的桩顶位于路堤6和加固区1的分界处,分界处铺有碎石垫层4,碎石垫层4上覆盖有钢筋混凝土板5(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杭州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高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杭州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高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6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