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MS结构和磁性液体的光纤磁场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5370.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范涌涛;安佳丽;金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032 | 分类号: | G01R33/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ms 结构 磁性 液体 光纤 磁场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MS结构和磁性液体的光纤磁场传感器。
背景技术
磁场测量已经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工业生产、医疗仪器、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且常常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工业上用探磁法找矿、探测底下管道;在国防上、磁性扫雷、舰艇消磁、搜索潜艇;在医学上,通过探测人体磁场得到“心磁图”、“脑磁图”来诊断疾病等等。目前比较成熟的磁场测量方法有电磁感应法,磁力法,电磁效应法,磁共振法,磁光效应法,另外还有磁饱和法,超导效应法等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磁场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易微型化、耐腐蚀、测量精度高、适于易燃易爆环境下使用以及远距离稳定传感等优点。目前使用光纤进行磁场传感的主要方法有:利用光纤光栅结合磁致伸缩材料;磁光效应;利用洛伦兹力效应,结合光纤光栅和悬臂梁;光纤与磁流体相结合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SMS结构和磁性液体的光纤磁场传感器,以解决磁场测量问题。
所述的一种基于SMS结构和磁性液体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其特征是包括输入单模光纤、无芯多模光纤、磁性液体、毛细管、输出单模光纤,所述的无芯多模光纤的两端与输入单模光纤、输出单模光纤用熔接机无偏心熔接,所述的输入单模光纤、无芯多模光纤和输出单模光纤构成SMS结构浸泡在磁性液体中,所述的磁性液体和SMS结构封装在毛细管中,毛细管两端与输入单模光纤用无影胶黏合。
所述的一种基于SMS结构和磁性液体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芯多模光纤为纯二氧化硅,直径为62.5微米,长度为9.4厘米,磁性液体中磁性颗粒直径小于10纳米,毛细管内径为0.3毫米,长度为10厘米。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点在于:利用外界磁场强度变化引起磁性液体折射率和衰减因子改变,从而导致透射谱波长偏移的特性,具有低成本,高灵敏度,制作简单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MS结构和磁性液体的光纤磁场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SMS结构和磁性液体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包括输入单模光纤1、无芯多模光纤2、磁性液体3、毛细管4、输出单模光纤5。无芯多模光纤2的两端与输入单模光纤1、输出单模光纤5用熔接机无偏心熔接。磁性液体3和SMS结构封装在毛细管4中,毛细管两端与单模光纤用无影胶黏合。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方式为:光波从宽带光源经输入单模光纤1进入无芯多模光纤2,再经输出单模光纤5进入光谱仪从而得到透射光谱。光波从输入单模光纤1进入无芯多模光纤2时,基模分解为一系列的线性偏振模LPnm,由于光纤的圆对称性且光纤间的熔接视为理想熔接,只有对称模LP0m能被激发,在透射谱中形成谐振峰。当外界磁场强度变化时,磁性液体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倏逝场吸收系数和传播常数,导致传感器透射谱中谐振峰波长偏移。通过光谱仪测量波长偏移量或衰减强度即可得到待测磁场强度。
本实用新型能够测量磁场强度的关键为:在SMS光纤结构表面均匀充满磁性液体,当外界磁场发生变化时,磁性液体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SMS结构的包层等效折射率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5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