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型玉米棒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5011.1 | 申请日: | 2013-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1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鹏;李星恕;刘启帆;李燕子;陈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星恕;刘启帆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玉米棒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玉米棒连续烘干的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烘干玉米的机械主要用于玉米粒的干燥,而应用于玉米棒的干燥却很少见。玉米收获后,某些地区因抢农时玉米棒需及时脱粒。然而每逢雨季,尤其是在我国的中部、南部、关中等收获季节雨水较多的地区,刚收获的玉米棒水分含量高,不能直接进行脱粒作业,很容易引起玉米粒发霉、变质,造成损失。玉米收获后,如果采用露天晒干再脱粒的方式,既占据大量空间又浪费时间,且效率较低。且如今应用粮食烘干的机械,热源以燃煤为主,不环保。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制造一种能快速烘干玉米棒并能实现低能耗少排放的连续型机械,从而在玉米棒收获之后实现快速烘干,达到脱粒含水量标准,以便传统玉米棒脱粒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烘干机的污染和在玉米棒烘干应用较少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连续型玉米棒烘干机,该烘干机不仅能够将玉米棒烘干到脱粒水平且不影响其性能,在能源应用与热风循环方面也可达到节能环保 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玉米棒烘干装置,包括固定漏斗、旋转漏斗、主动轴、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带有隔板的传送带、进风管道、出风管道、螺旋管道、电磁感应加热器、卷风机、除湿器、挡板与烘干机壳体。整个烘干装置立式布置。其中,固定漏斗与旋转漏斗形成的进料口位于烘干机左上方。挡板、隔板、螺旋管道外壁与烘干机外壁形成了一个腔,腔位于传送带上,多个腔即构成了一个层,该烘干机共三个层。传送带的内侧为传动系统和螺旋管道,传动系统由主动轴、主动轮与从动轮构成,左下侧的电机带动主动轴,将扭矩传递到旋转漏斗、传送带,使其工作。在烘干机的正下侧是主进风口,正上侧是出风口。除湿器、卷风机、电磁感应加热器及管道组成热风产生系统位于烘干机外壳的右下侧。出风管道、热风产生系统及进风管道依次连接。
所述的旋转漏斗锥角为20--90°,主轴上端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漏斗旋转,使混乱摆放的玉米棒有序且竖直进入工作腔。固定漏斗位于旋转漏斗外侧且高于旋转漏斗40---50cm,其目是防止玉米棒因旋转漏斗的旋转而发生外溢,里外两个漏斗即构成了进料装置,且两个漏斗的锥顶开口刚好大于一个玉米棒的直径。
所述的腔是由带有许多小孔的挡板、烘干机外壁、隔板和螺旋管道外壁构成其中挡板隔离上下层,大于玉米棒的高度,隔板隔离左右,大于玉米棒的直 径。以腔为单位构成了层,而每一个层入料口的上挡板和出料口的下挡板为通孔,方便玉米棒因重力进料与出料。挡板与螺旋管道外壁的小孔即为热气的入口。
所述的主动轮、从动轮即齿轮,由主动轴带动,然后通过啮合传动带动环形层运动,通过调节电机的输出转速与转矩以控制环形层的运动参数。该装置分为三层,由三对齿轮带动,三个主动轮由轴带动,层与齿轮上下平行分布。分层的目的是保证每个玉米棒在共被烘干三十分钟的前提下能实现连续的进料与出料。
所述的螺旋管道紧贴在环形层的内壁,形如弹簧的环绕。螺旋管外侧开有小孔。热风通过螺旋管道从下往上流动时通过小孔向腔体输入热风。
所述的热风产生系统即除湿器与出风管道相连并依次与卷风机、电磁感应加热器相连,最后通过进风管道分两路进入烘干机。卷风机产生高速气流,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器可将空气加热到40---50℃的玉米棒烘干最适宜温度。
所述的出风管道开口较大,设计目的为在卷风机的作用下,出风管道形成了低压使烘干机内的热风顺利通过出风管道流出,即而可减少烘干机内的热风通过进出料口及其他缝隙泄露量。由热风产生系统产生的热风分两路进入烘干机内部并,一路热风进入螺旋管道而后成为横向热风,另一路从主风道通过上下挡板的小孔进入而成为纵向热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在不同规模的场地中使用,操作简单、移动方便,使用热风烘干不污染环境,且可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连续型玉米棒烘干机原理图
图2是玉米棒运动示意图
图3是主动轴、热风气腔与玉米棒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星恕;刘启帆,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星恕;刘启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5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氮气除氧碳载纯化系统
- 下一篇:叉车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