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拉罐密封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3805.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朴健;熊倬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47/08 | 分类号: | B65D4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幸祥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拉罐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拉罐密封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片式易拉罐密封盖一旦开启,就不能再密封,在罐内饮料未饮用完毕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污染,且易溢出,存放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拉片式密封盖一旦开启就不能再进行密封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拉罐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易拉罐密封盖,密封盖包括卡入易拉罐罐口的盖颈和翻盖;所述盖颈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盖颈为上下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盖颈横截面的形状与易拉罐开口形状一致;所述盖颈上端开口设有盖口,所述翻盖的一端铰接在盖口的一侧,所述翻盖的开启端设有便于打开翻盖的凸边;所述翻盖的开启端下表面设有凸榫,所述盖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凸榫构成榫卯结构的扣槽。
所述盖颈各个方向的纵剖面具有对称的侧边线,所述的侧边线为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将盖颈卡进易拉罐罐口后,由于翻盖可以随意打开和扣合,能对罐内饮料进行重复密封,有效避免了罐内饮料在未饮用完毕的情况下因易受到污染和溢出而导致的存放不便的麻烦,方便实用;盖颈的横截面面积不等,可以适合多种易拉罐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翻盖打开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凸榫与扣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翻盖与盖口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易拉罐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易拉罐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易拉罐密封盖,密封盖1包括卡入易拉罐罐口的盖颈13和翻盖11;所述盖颈13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盖颈13为上下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盖颈13横截面的形状与易拉罐2开口形状一致;所述盖颈13上端开口设有盖口12,所述翻盖11的一端铰接在盖口12的一侧,所述翻盖11的开启端设有便于打开翻盖的凸边111;所述翻盖11的开启端下表面设有凸榫112,所述盖口12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凸榫112构成榫卯结构的扣槽121。所述盖颈13各个方向的纵剖面具有对称的侧边线131,所述的侧边线131为曲线。
所述盖颈13由可变形材料制成,使用时先将盖颈13轻捏,使其体积减小,便于塞入易拉罐2的罐口,将盖颈13卡在易拉罐罐口后,能起到密封罐内饮料的作用;由所述盖颈13各个方向的纵剖面具有对称的侧边线131,所述的侧边线131为曲线,使得盖颈13的横截面具有不等的横截面面积,可以适合多种大小的易拉罐开口。
翻盖11的一端铰接在盖口12的一侧,饮用易拉罐2内的饮料时,用手拿住凸边111向上推,使得凸榫112脱离扣槽121,即可通过盖口12饮用饮料。饮用完毕后,将翻盖11翻下,用手下压使得凸榫112扣合扣槽121,即可起到保存易拉罐中饮料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直接设计成一种易拉罐开口,也可以再应用到现有的拉片式易拉罐开口上来保存未饮用完的饮料,可重复利用,非常实用。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财经大学,未经浙江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3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冻保护功能的纯水机
- 下一篇:一种电热水壶加热时的精确控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