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控设备夜间照明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3361.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710082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控 设备 夜间 照明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设备夜间照明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安防和其他成像设备在夜间成像时,使用红外、激光、白照灯等辅助照明设备,但是,使用辅助照明设备时,在中近距离时,会产生光斑,造成图像泛白,不能正常分辨物体的细节,在中远距离时,照射水面、玻璃等具有反光效果的物体时,也会因为大量辅助灯光反射入镜头,造成成像失真不能分辨。
现有技术是通过镜头的放大倍数来进行两级调节的,通过软件检测镜头的放大倍数,在超过一定倍数时,启动远光,平时启动近光。现在方法包括以下两种:
1)判断镜头放大倍数来改变灯组,在小放大倍数时候,打开一组灯,在大放大倍数时候打开了另一组灯。
2)获取放大倍数来调节灯的亮度,光强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而增加。
这两种都没有操控人员的参与,脱离了当时环境的复杂光照条件,人为认为小放大倍数时候一定是近处,大放大倍数一定是远处,比较呆板和不能适应变通。实际上光强度和放大倍数无关,是人为调节保存好的,因此,通过镜头的放大倍数来调节并不能解决近光成像泛白问题,并且不能保存记忆光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设备夜间照明的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设备不能解决近光成像泛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监控设备夜间照明的控制电路,包括:
用于发送PWM控制信号的主控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可控恒流源开关的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二可控恒流源开关的第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三可控恒流源开关的第三控制电路,以及用于检测外界光强的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三控制电路以及检测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控电路包括:
CPU,型号为STC12C5A60S2,其中,所述CPU的管脚12V_IN分别与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的管脚PO4_PWM3与第三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的管脚PO3_PWM2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的管脚PO2_PWM1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的管脚CDS_CHECK与所述检测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
CPU,型号为STC12C5A60S2,其中,所述CPU的管脚12V_IN分别与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的管脚PO4_PWM3与第三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的管脚PO3_PWM2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的管脚PO2_PWM1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CPU的管脚CDS_CHECK与所述检测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
稳压二极管D2,电阻R1,电感L2,电容C2、电容C4以及可控恒流源U2,可控恒流源U2型号为T6322,其中,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CPU的管脚12V_IN、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可控恒流源U2的管脚7、电容C2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第三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路辅助光源的正极以及可控恒流源U2的管脚8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可控恒流源U2的管脚3、可控恒流源U2的管脚4以及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1路辅助光源的负极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电源地连接;可控恒流源U2的管脚1与CPU的管脚P03_PWM2连接,可控恒流源U2的管脚5与可控恒流源U2的管脚6均与电源地连接,可控恒流源U2的管脚7分别与第一控制电路、第三控制电路、感光电阻R6的一端以及检测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包括:
稳压二极管D3,电阻R2,电感L3,电容C3、电容C6以及可控恒流源U3,可控恒流源U3型号为T6322,其中,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CPU的管脚12V_IN、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C3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可控恒流源U3的管脚7、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可控恒流源U3的管脚8以及第3路辅助光源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分别与可控恒流源U3的管脚3、可控恒流源U3的管脚4以及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3路辅助光源的负极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的另一端以及电源地连接;可控恒流源U3的管脚1与CPU的管脚P04_PWM3连接,可控恒流源U3的管脚5与可控恒流源U3的管脚6均与电源地连接,可控恒流源U3的管脚7分别与感光电阻R6的一端、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以及检测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33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椒芽嫩叶养肝补肾保健干面食品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光电传感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