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塑导柄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3186.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华;蒋进;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克西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032 | 分类号: | B65H23/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塑导柄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加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金塑导柄头。
背景技术
目前拉链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卷带机,在卷带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人工操作带动布带左右移动,来缠绕在卷筒上,而没有专门的放带装置。一些厂家做出改进设置了半自动的放带臂来缠绕到卷筒上,但是一般都结构简单。金塑拉链的布带部分和链骨部分厚度不等,放带臂不能有效地保护拉链,尤其是金塑拉链的骨容易磨损和布带卷边;而且两边没有限位装置,容易造成滑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金塑导柄头,能够保护金塑拉链布带一侧的骨免受损伤,同时能够防止布带卷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塑导柄头,包括导柄头本体,所述导柄头本体包括与导柄延长臂配合接触的基准面和与拉链接触的工作面,以及两边的侧面,所述基准面为平面且其与导柄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面为半圆弧面且其中部设有一条凸棱和两条凹槽,且凹槽分别设置在该凸棱两侧并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导柄头本体为一个不锈钢的圆柱体,其圆弧面上开有一个与其径向平行的通槽,该通槽表面即为基准面,圆柱体剩余圆弧面为工作面,圆柱体的两个端面为导柄头本体的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侧面上各设有一个向工作面方向伸出的挡板,且两个挡板顶端设有向中间延伸的弯折板。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弧形槽,且凹槽和凸棱均贯穿整个工作面。
作为优选,所述基准面上开有一个用螺钉使其固定在导柄上的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中弧形的凹槽设计,保护金塑拉链布带一侧的骨免受损伤,同时能够防止布带卷边;同步臂带动导柄左右移动的过程中,两边的挡板以及弯折板能有效防止布带出现滑带的情况,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准面;2、工作面;3、侧面;4、凸棱;5、凹槽;6、挡板;7、弯折板;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金塑导柄头,包括导柄头本体,所述导柄头本体包括与导柄延长臂配合接触的基准面1和与拉链接触的工作面2,以及两边的侧面3,所述基准面1为平面且其与导柄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面2为半圆弧面且其中部设有一条凸棱4和两条凹槽5,且凹槽5分别设置在该凸棱4两侧并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导柄头本体为一个不锈钢的圆柱体,其圆弧面上开有一个与其径向平行的通槽,该通槽表面即为基准面1,圆柱体剩余圆弧面为工作面2,圆柱体的两个端面为导柄头本体的侧面3。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侧面3上各设有一个向工作面2方向伸出的挡板6,且两个挡板6顶端设有向中间延伸的弯折板7。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5为弧形槽,且凹槽5和凸棱4均贯穿整个工作面2。
作为优选,所述基准面1上开有一个用螺钉使其固定在导柄上的安装孔11。
本导柄头是用螺钉穿过安装孔11安装在设备的导柄延长臂上,并且在通槽所在的基准面1位置通过螺钉与导柄延长臂固定在一起。主要作用是与设备的同步臂配合来控制拉链在卷筒上的左右位置。同时结构中弧形凹槽5的设计让金塑拉链布带的一侧的骨免受损伤;工作面2上的凸棱4起到间隔两布带的作用。图中挡板6及与其连接的弯折板7形成一个非封闭的空间,可以让行进过程中的布带随时穿过,同时也避免了布带在同步臂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滑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弧形的凹槽5设计,保护金塑拉链布带一侧的骨免受损伤,同时能够防止布带卷边;同步臂带动导柄左右移动的过程中,两边的挡板6以及弯折板7能有效防止布带出现滑带的情况,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克西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克西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3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安全装置
- 下一篇:捕收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