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式水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1039.8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6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彭树权;刘徽徽;徐立星;刘铁牛;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00 | 分类号: | E21C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5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 水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凑式水冷却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掘进机水冷器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掘进机是用于开凿平直地下巷道的机器,掘进机分为开敞式掘进机和护盾式掘进机,随着行走机构向前推进,工作机构中的切割头不断破碎岩石,并将碎岩运走。有安全、高效和成巷质量好等优点,但造价大,构造复杂,损耗也较大。
现有的掘进机中的水冷却器及集油块组件都是分开安装的,需要较多安装步骤、占据较大空间,加大工作强度,同时降低生产效率。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紧凑式水冷却器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式水冷却器,其将集油块组件与水冷却器整合到一起,节省了掘进机的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紧凑式水冷却器,所述紧凑式水冷却器包括夹板组件、橡胶垫、集油块组件及至少两个水冷却器本体,所述夹板组件包括多块夹板,该多块夹板连接成一壳体,所述橡胶垫固定于上述壳体一侧,所述水冷却器本体及集油块组件均安装与壳体上,进而形成节省空间的紧凑式水冷却器结构。
进一步,所述夹板组件包括纵向夹板、框状夹板及面板,所述框状夹板呈C形状且开口端两侧均通过螺栓锁固于纵向夹板上,形成框状结构,所述面板固定于框状结构前端面上,而所述橡胶垫固定于框状结构后端面,进而形成上述壳体,该壳体为密封结构;而所述水冷却器本体及集油块组件均安装于面板上且分别与壳体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框状夹板开口端两侧壁均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通过螺栓将框状夹板固定于纵向夹板上,形成框状结构,而弯折部与纵向夹板的连接部分形成向框状结构两侧延伸的连接耳。
进一步,所述面板与框状接结构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防护板。
进一步,所述防护板为橡胶板。
进一步,所述每个水冷却器本体包括单元板及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穿过单元板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单元板安装于框状结构上并与面板高度一致,该单元板与框状结构之间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为橡胶板。
进一步,所述每个水冷却器本体为瑞典alfalafa冷却器,型号为CB76-50H。
进一步,所述单元板上设置有一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一端穿过单元板与壳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油块组件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集油块组件为一矩形块状结构,其位于水冷却器本体下方,并通过管接头与壳体内部相连通,该集油块组件的后侧设置有支撑螺栓与面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集油块组件的前侧面及下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导管连接头。
进一步,该紧凑式水冷却器还包括一支撑杆,该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壳体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紧凑式水冷却器的优点:
1.结构紧凑,节省空间;以往集油块组件与水冷却器都是分开安装的,现在将两个部件整合到一起,节省了掘进机的空间;
2.紧凑式结构易于转运,安装,拆卸;
3.各处回油管路集合于一处,即易于管路排布,又易于管路检修;
4.优化,简化管路后,能降低系统因能量损失而产生的发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紧凑式水冷却器,其将集油块组件与水冷却器整合到一起,节省了掘进机的空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一种紧凑式水冷却器,所述紧凑式水冷却器包括夹板组件1、橡胶垫2、集油块组件3及至少两个水冷却器本体4,所述夹板组件1包括多块夹板,该多块夹板连接成一壳体,所述橡胶垫2固定于上述壳体一侧,所述水冷却器本体4及集油块组件3均安装与壳体上,进而形成节省空间的紧凑式水冷却器结构。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夹板组件1包括纵向夹板11、框状夹板12及面板13,所述框状夹板12呈C形状且开口端两侧均通过螺栓锁固于纵向夹板11上,形成框状结构,所述面板13固定于框状结构前端面上,而所述橡胶垫2固定于框状结构后端面,进而形成上述壳体,该壳体为密封结构;而所述水冷却器本体4及集油块组件3均暗转于面板13上且分别与壳体内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1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氯气捕消剂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生产线用油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