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847.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勇;唐之胜;陈小勇;郑建军;刘天生;宋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金亚汽车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长管进行成型的钢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称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工作。由于模具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型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成型加工领域。在采用模具对长钢管进行成型时,将钢管从模具中取出的过程中,由于钢管表面无法避免的会与模具内腔产生摩擦力,导致钢管油漆涂层或电镀层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管成型模具,其结构简单,钢管从模具中取出时不会被划伤。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管成型模具,包括静模和芯棒,所述静模上设置有成型内腔,所述内腔一端封闭且通过其开口与外部连通;沿所述内腔的轴向方向,所述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沿所述内腔轴向方向,从所述开口一端至远离所述开口一端,所述内腔的横截面周长逐渐减小;所述内腔远离所述开口一端的内径大小等于待成型钢管的外径大小,所述芯棒为圆柱状且其外径大小等于待成型钢管的内径大小;所述内腔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剖面的任一条长边向远离所述开口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内腔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为0.05°。
优选地,沿所述芯棒长度方向,远离所述内腔一端设置有芯棒调节螺栓。
优选地,垂直于所述芯棒长度方向设置有芯棒紧固螺栓。
优选地,所述内腔远离所述开口一端的内径大小为9.53mm。
优选地,所述开口处内径大小为9.65mm。
本实用新型中,在钢管成型过程中,将芯棒同轴置于静模的内腔中,待浇注成型后,取出钢管,由于内腔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剖面的任一条长边向远离开口方向的延长线与内腔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为0.05°,可以有效防止钢管在取出过程中被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管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管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管成型模具,包括静模1和芯棒3,静模1上设置有成型内腔2,内腔2一端封闭且通过其开口与外部连通;沿内腔2的轴向方向,内腔2的横截面为圆形;沿内腔2轴向方向,从开口一端至远离开口一端,内腔2的横截面周长逐渐减小;内腔2远离开口一端的内径大小等于待成型钢管的外径大小,芯棒3为圆柱状且其外径大小等于待成型钢管的内径大小;内腔2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剖面的任一条长边向远离开口方向的延长线与内腔2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为0.05°。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沿芯棒3长度方向,远离所述内腔一端设置有芯棒调节螺栓5;从而便于准确的调整芯棒3的位置。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垂直于芯棒3长度方向设置有芯棒紧固螺栓4;从而可以在芯棒3位置调整之后固定芯棒3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内腔2远离开口一端的内径大小为9.53mm,开口处内径大小为9.65mm。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钢管成型过程中,将芯棒3同轴置于静模1的内腔2中,待浇注成型后,取出钢管,由于内腔2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剖面的任一条长边向远离开口方向的延长线与内腔2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为0.05°,可以有效防止钢管在取出过程中被划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金亚汽车管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鼎金亚汽车管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合成硅氧烷的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缸盖铸造浇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