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空调室外机的冷凝水收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200.X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卢德峰;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3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体 空调 室外 冷凝 收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空调室外机的冷凝水收集机构。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推出不排水分体空调,其基本原理是:空调制冷时,通过水管将室内机的冷凝水引致室外机,再通过打水装置将冷凝水传递到发热的室外换热器上,转化成蒸汽后被排出室外。
现有的不排水分体空调室外机的进水口布置于室外机左侧面上方位置。安装时,室外机的安装高度必须低于室内机一个室外机身的高度,否则会导致冷凝水从室内溢出。若用户房屋结构局限性,导致室外机无法低出室内机一个室外机身的高度,室内冷凝水无法排到室外机,此时用户便无法安装不排水分体空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空调室外机的冷凝水收集机构,使分体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不受房屋结构的局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空调室外机的冷凝水收集机构,包括进水管、进水管接头和集水盘;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空调室内机,另一端连接进水管接头;所述进水管接头固定在集水盘的底部或者侧部,并连通集水盘内部。
所述进水管接头的截面为直段式或者“L”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空调室外机的冷凝水收集机构,包括进水管、进水管接头和集水盘;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空调室内机,另一端连接进水管接头;所述进水管接头固定在集水盘的内部。
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盘内设有多个螺钉柱;所述进水管接头为中空件,包括接口、腔体、多个孔位;所述接口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多个孔位设置在腔体的外周上,并与集水盘上的多个螺钉柱一一对应。
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盘内设有螺钉柱、支撑筋、限位块和卡槽;所述进水管接头为中空件,包括接口、腔体、孔位和卡块;所述接口设置在腔体内;所述腔体的底面和左右侧面分别与支撑筋和限位块贴合;所述孔位和卡块分别设置在腔体的前后两侧面上,并且分别与集水盘上的螺钉柱和卡槽的相配合。
第三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盘内设有支撑筋、限位块、卡槽和弹性卡扣;所述进水管接头为中空件,包括接口、腔体和卡块;所述腔体的底面和左右侧面分别与支撑筋和限位块贴合;所述卡块设置在腔体的后侧面上,并与集水盘上的卡槽相配合;所述腔体的前侧面设有与集水盘上的弹性卡扣相配合的卡扣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接头固定在集水盘的底部或者侧部或者内部,这种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盘进水口比现有进水口低出接近一个室外机身的高度,当现有进水管接头无法满足安装要求时,选择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接头,即可方便不排水空调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分体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无进水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进水管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进水管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分体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无进水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进水管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进水管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分体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无进水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的进水管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进水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进水管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集水盘上用于安装进水管接头的部位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进水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进水管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集水盘上用于安装进水管接头的部位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进水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进水管1、进水管接头2、接口21、腔体22、卡扣槽221、孔位23、卡块24、集水盘3、螺钉柱31、支撑筋32、限位块33、卡槽34、弹性卡扣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