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力变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89978.9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安民 |
| 主分类号: | F16H3/12 | 分类号: | F16H3/12;F16H61/30;F16H6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14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动力输入端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速器只有一个动力输入端,其适用于单动力驱动。而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其具有发动机和电动机两个动力源,若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现有的变速器,其发动机和电动机必须采用串联式布置方式,而串联式布置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
1、发动机和电动机串联布置,轴向占用空间较大,布置灵活性差;
2、串联式布置方式中一般是发动机在后、电动机在前,发动机不能实现单独驱动,不能充分发挥双动力源的优势。
3、电动机工作时间长,发热量大,寿命较短。
因此现有变速器不能很好的适应混合动力汽车的双动力源结构,不能充分发挥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动力变速器,以解决现有变速器与混合动力汽车双动力源适应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双动力变速器,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输入轴、与第一输入轴同轴的输出轴、与第一输入轴平行的第二输入轴和动力切换机构,第一输入轴和输出轴的端部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包括与第一输入轴固定配合的第一花键套、与第一花键套固定配合的第一锥毂和与第一锥毂配合的第一滑套;
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包括与输出轴固定配合的第二花键套、与第二花键套固定配合的第二锥毂、与第二锥毂配合的第二滑套和与第二锥毂转动配合的齿圈;
所述第二输入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过桥齿轮传动配合,且所述从动齿轮和齿圈在圆周方向上固定配合;
所述动力切换机构包括与输出轴平行、并可轴向移动的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上设置有用于拨动第一滑套的第一拨叉和用于拨动第二滑套的第二拨叉。
进一步,所述动力切换机构为气动动力切换机构,所述气动动力切换结构包括固定在变速箱体上的汽缸体、与汽缸体配合的活塞、固定在活塞上的拨叉轴和检测拨叉轴位置的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双动力变速器,其通过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分别与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使得发动机和电动机采用平行并联布置方式,可缩短动力源轴向布置空间,结构更紧凑。
2、本实用新型双动力变速器,通过控制动力切换机构可实现发动机和电动机单独驱动、发动机和电动机联合驱动、以及发动机单独驱动并带动电动机发电,从而可使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更多的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情况,能更充分的发挥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动力变速器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双动力变速器,包括变速箱体1,所述变速箱体1上设置有第一输入轴2、与第一输入轴2同轴的输出轴3、与第一输入轴2平行的第二输入轴4和动力切换机构,第一输入轴2和输出轴3的端部通过轴承5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轴2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包括与第一输入轴2固定配合的第一花键套6、与第一花键套6固定配合的第一锥毂7和与第一锥毂7配合的第一滑套8;
所述输出轴3上设置有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包括与输出轴3固定配合的第二花键套9、与第二花键套9固定配合的第二锥毂10、与第二锥毂10配合的第二滑套11和与第二锥毂11转动配合的齿圈12;
所述第二输入轴4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3,所述输出轴3上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从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3和从动齿轮14通过过桥齿轮15传动配合,且所述从动齿轮14和齿圈12在圆周方向上固定配合;
所述动力切换机构包括与输出轴3平行、并可轴向移动的拨叉轴16,所述拨叉轴16上设置有用于拨动第一滑套8的第一拨叉17和用于拨动第二滑套11的第二拨叉1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锥毂10上设置有外齿轮19,当第一拨叉17拨动第一滑套8与外齿轮19啮合时,第一输入轴2的动力便接入输出轴3;当然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齿轮19还可不于第二锥毂10做成一体,外齿轮19直接单独的设置在输出轴3,也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施例双动力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径有以下几种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安民,未经黄安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9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条张紧器
- 下一篇:功率四分流精密行星减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