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EGR 混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89878.6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7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克远;张振平;刘文元;陈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egr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EGR混合器。
背景技术
废气再循环系统(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简称EGR,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废气的一小部分再送回气缸再度燃烧的技术,具体地,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与新鲜空气在EGR混合器中混合后进入气缸。
目前,EGR混合器主要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将排气管接入进气接管处,排气管内的废气与进气管内的空气直接混合;第二种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将混合后管路延长,增长新鲜空气与废气混合管路长度来提高混合均匀性。
但是,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混合效果较差,达不到较为理想的混合效果,第二种虽然可以提高混合均匀性,但是管路加长,影响整机布置,而且降低零件的可靠性。另外,上述技术方案中,废气流动方向与新鲜空气流动方向成一定角度,致使废气与新鲜空气难以较好混合,影响发动机各缸的EGR率均匀性,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EGR混合器,使得废气与新鲜空气均匀混合,提高发动机各缸的EGR率均匀性,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EGR混合器,包括:进气接管,其包括新鲜空气进气端及气体混合段,在气体混合段侧壁上设有废气进气接口;混合接管,其套在气体混合段内,混合接管外壁与气体混合段内壁形成 环形空腔;混合管件,其贯穿设在混合接管中间部位,在混合管件表面上设有废气流过的通孔,混合管件形成环形空腔内的废气进入混合接管内的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接管为文丘里接管,混合管件设在文丘里接管喉口处的轴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管件为扁圆形,通孔设在上下扁圆面上,且通孔方向与新鲜空气进气方向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孔为阵列形式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孔的直径为Φ3-Φ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混合管件,废气经过列阵通孔分散进入新鲜空气内部进行混和,增大废气与新鲜空气接触面积,使得废气在混合接管内充分混合,提高发动机各缸的EGR率均匀性,提高发动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EGR混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混合接管与混合管件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进气接管,11-新鲜空气进气端,12-气体混合段,121-废气进气接口,122-混合气体进口端,2-混合接管,3-混合管件,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EGR混合器主要是使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混合效果,但是缩短了原来混合器的混合管路长度,提高零 件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EGR混合器包括:进气接管1、混合接管2及混合管件3,进气接管1包括新鲜空气进气端11及气体混合段12,新鲜空气进气端11与气体混合段12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在一起,在气体混合段12侧壁上设有废气进气接口121。混合接管2套在气体混合段12内,具体地,在气体混合段12的内侧设有卡接混合接管2的安装位(图中未标记),在套装混合接管2时,拧下新鲜空气进气端11,把混合接管2的一端抵接在安装位上,然后装上新鲜空气进气端11并卡紧混合接管2的另一端,在混合接管2外壁与气体混合段12内壁形成环形空腔21。混合管件3贯穿设在混合接管2中间部位,混合管件3形成环形空腔内的废气进入混合接管2内的通道,在混合管件3表面上设有通孔31。从新鲜空气进气端11进入的空气与从废气进气接口121进入的废气在混合接管2充分混合后经过气体混合段12的混合气体进口端122进入燃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处理装置及使用该燃料装置的动力系统
- 下一篇:电控补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