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质量流量计检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778.3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流量计 检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量流量计检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质量流量计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质量流量计的测量指标需要经过与标准流量比较而获确定。生产完成后的流量计要经过标定,符合出厂指标后才可出厂销售;使用中的流量计要周期性检定或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检定装置可产生标准的实际流量,可作为流量的标准值,供被检流量计的流量值与之比较参考,确定误差大小,以判定被检定流量计是否符合其标称的精度指标。
现有的质量流量计检定装置有:①用启停法以累积质量检定质量流量计,通过衡量(称量)流过被检质量流量计的液体的质量值得到标准值,用被检流量计记录或显示的累积质量值与之比较而得到被检流量计的指标;本方法不能检定流量计的瞬时流量指标。②用切换法取得流过被检质量流量计的液体质量和前后切换时间间隔,计算检定装置的瞬时流量作为被检质量流量计的实际值,通过用被检质量流量计的示值与之比较,获得被检流量计的瞬时流量误差指标。实现的方法有流体管内切换流体和管外切换流体两种,时间在流体切换时的启停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法。此方法存在流体接入流体累积容器过程中因飞溅、挥发而造成的质量损失,以及切换过程中流体流动速度(针对流体管内切换法)的波动造成示值波动,引入测量误差。手动启停计时器也存在较大的计时误差。使整个装置不能达到高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步骤简单合理,流体的切换和计时的启停由计算机通过软件模块同步控制,保证流体质量的采样和采样时间严格同步对应,简单而高效,避免人为检定过程中存在的流体质量损失误差和流体流动状态波动引入的指示误差和时间计时误差,使作为标准流量值的误差较大的质量流量计检定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质量流量计检定装置,包括:
流体储汇池;
恒流恒压泵,布设在流体储汇池和被测流量计进液端之间;
流体收集囊和流体储汇池回流管,并联布设在被测流量计出液端,流体收集囊和流体储汇池回流管的进液端分别布设有切换电磁阀一、切换电磁阀二。
上述技术方案中,恒流恒压泵与被测流量计之间布设有自动排气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被测流量计与并联的流体收集囊和流体储汇池回流管之间还布设有续流气室。
上述技术方案中,被测流量计与续流气室之间的管路上布设有调节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质量流量计检定方法步骤简单合理,流体的切换和计时的启停由计算机通过软件模块同步控制,保证流体质量的采样和采样时间严格同步对应,简单而高效,避免人为检定过程中存在的流体质量损失误差和流体流动状态波动引入的指示误差和时间计时误差,使作为标准流量值的误差较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流量计检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流量计检定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流体储汇池,2-被检流量计,21-调节阀,3-恒流恒压泵,31-自动排气阀,4-流体收集囊,41-切换电磁阀一,5-流体储汇池回流管,51-切换电磁阀二,6-续流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流量计检定方法步骤简单合理,流体的切换和计时的启停由计算机通过软件模块同步控制,保证流体质量的采样和采样时间严格同步对应,简单而高效,避免人为检定过程中存在的流体质量损失误差和流体流动状态波动引入的指示误差和时间计时误差,使作为标准流量值的误差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止电路接口串扰的电路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