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可移动线叉的线束加工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664.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査花朝;谢坚峰;谌清平;程秋;黄一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移动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可移动线叉的线束加工台,属于新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线束的生产效率,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将需要加工的线束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定位在一块操作面板上,在操作面板上,对于线束要作何种处理在面板上有详细说明,比如要缠红色胶带还是黑色胶带或是扎带等。流水线上同时放置若干个操作面板,对线束进行流水作业。由于面板上线束较多,需要一些工具对线束进行定位以及梳理,以便与操作人员进行加工,例如一种线叉,可将线束凌空架起,同时起到定位、梳理的作用,方便后续加工。有些线束还需要缠胶带,但线束被凌空架起来后,线束离面板就有一段距离,虽然面板上有标注要操作的位置,但是通过视线来判断位置时就会出现偏差,缠胶带的位置就不一定是要求的位置,就容易生产出不良产品。传统的线叉可以定位,但不可以移动的,所以在后面工人要缠胶带时,线叉就会阻碍工人的操作,工人还要一手把线束提起来,一手操作,这样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设有可移动线叉的线束加工台。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可移动线叉的线束加工台,包括面板以及可移动的设置在面板的集线叉,所述集线叉包括用于定位线束的叉状部,以及可移动的安装在面板上的安装部。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部的底端铰接在面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部上铰接有一基座部,所述基座部安装在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限制安装部在基座部上转动的止动部。
优选的是,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一导套,所述安装部可升降的插装在所述导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套上螺纹安装有用于限制安装部升降的止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套上设置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槽。
优选的是,所述集线叉至少设置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移动的集线叉,可以方便的对线束进行加工,例如需要在线束上缠绕胶带时,就可以将可能挡住缠绕路线的集线叉移开,待加工完后,又可以将集线叉复位,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而不用将整条线束提起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叉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叉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叉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叉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集线叉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11、铰接轴;2、集线叉;21、叉状部;22、安装部;23、基座部;24、止动部;25、限位凸起;3、线束;4、导套;41、限位槽;5、止 动杆;6、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设有可移动线叉的线束加工台,包括面板1以及可移动的设置在面板1的集线叉2,所述集线叉2包括用于定位线束3的叉状部21,以及可移动的安装在面板1上的安装部22。集线叉2的个数可以根据线束3的根数进行设置,有些情况下,会有两根或者是三根线束3在同一处交汇,为了能够同时支撑起几根线束3,就可以在一个安装部22上同时设置几个集线叉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可移动的集线叉2,可以方便的对线束3进行加工,例如需要在线束3上缠绕胶带6时,就可以将可能挡住缠绕路线的集线叉2移开,待加工完后,又可以将集线叉2复位,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而不用将整条线束3提起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提供几种集线叉2可移动的安装在面板1上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2所示,所述安装部22的底端铰接在面板1上,集线叉2绕安装部22与面板1的铰接轴11转动,叉状部21转动时,沿着线束3的方向进行转动,就不会与线束3发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石墨烯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