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槽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89613.6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发;郭志刚;高根芳;陈清元;刘玉;邓成智;曹进;李丹;宋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槽盖。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属于可逆直流电源,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也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槽盖以及极群组成,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其中极群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隔板主要起到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起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正、负极板由板栅和活性物质构成。
铅酸蓄电池的外壳包括电池槽和槽盖,其中,电池槽主要用于盛装正、负极板群和电解液,而槽盖的主要作用是排气、防止杂物进入蓄电池的内部,并防止电解液溅漏,槽盖通常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机械强度、防腐、防酸、耐温性等。铅酸蓄电池的槽盖一般包括槽盖和密封盖片,槽盖与电池槽顶沿密封连接。
现有技术中,槽盖上设有胶槽101,胶槽101的底面开设有极柱孔102,见图1。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接线端子腐蚀,端子漏液等问题,直接导致电池寿命终止,甚至带来损坏、烧毁用户机器的严重后果。主要原因是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焊接接线片时容易将极柱孔堵塞而导致环氧胶不能完全进入极柱孔,从而降低密封性能,当烙铁焊接或是后期用户使用时施加的外力极易破坏密封结构,最终导致电池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槽盖,避免焊接接线片之后堵塞极柱孔,从而导致极柱孔内无法流入充足的环氧胶的情况发生。
一种铅酸蓄电池槽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顶面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胶槽,所述胶槽底面设有供极柱通过的极柱孔,所述胶槽底面设有若干与极柱孔相连通的导流槽。
当在极柱上焊接接线片时,很容易将极柱孔堵塞而使极柱孔内无法流入充足的环氧胶,而本实用新型在胶槽底部设有与极柱孔相连通的导流槽,因此环氧胶将沿着导流槽进入极柱孔内,保证极柱孔内能流入充足的环氧胶,从而实现密封。
为了便于环氧胶流入极柱孔内,所述导流槽的底面向极柱孔方向向下倾斜。
所述导流槽自胶槽边沿延伸至极柱孔。
导流槽的宽度需要根据极柱孔的直径大小进行设定,若太宽则会破坏极柱孔的密封性能;若太窄则起不到导流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槽的宽度为1.5~3mm。
为了使环氧胶更有效的流入极柱孔内,同时不影响极柱在极柱孔内的固定密封,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槽的最大深度为所述极柱孔深度的四分之一。
导流槽的底面向极柱孔方向向下倾斜,导流槽的深度也随之增加,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槽的深度为0.1~0.5mm。
导流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具有多种形式,所述导流槽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槽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在保证极柱孔的密封性能以及导流效果的前提下,根据极柱孔的大小以及导流槽的大小得到所需数量的导流槽,作为优选,每个胶槽中所述导流槽的数量为1~4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胶槽的底部设置导流槽,使环氧胶快速的通过导流槽流入极柱孔内,不但避免焊接接线片之后堵塞极柱孔而导致极柱孔内无法流入充足的环氧胶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可防止环氧胶流入极柱孔内过慢而产生气泡,确保了在接线片焊接之后极柱孔内具有充足的环氧胶,从而保证密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槽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槽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极柱孔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盖体,盖体顶面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胶槽1,胶槽1底面设有供极柱通过的极柱孔2,当在极柱上焊接接线片时,很容易将极柱孔2堵塞而使极柱孔2内无法流入充足的环氧胶,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胶槽1底面设有与极柱孔2相连通的导流槽11,导流槽11自胶槽1边沿延伸至极柱孔2,使注入胶槽1内的环氧胶可通过导流槽11进入极柱孔2内,而且为了便于环氧胶快速的流入极柱孔2内,导流槽11的底面向极柱孔2方向向下倾斜,通常情况下,导流槽11的深度为0.1~0.5mm之间,见图3。
导流槽11的形状大小需要在保证极柱孔2的密封性能以及导流槽11的导流效果的前提下,根据极柱孔11的大小以及胶槽1的大小进行设计,导流槽11的宽度若太宽则会破坏极柱孔2的密封性能;若太窄则起不到导流效果,通常情况下,导流槽11的宽度为1.5~3mm,导流槽11的最大深度为极柱孔2深度的四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学生专用台灯
- 下一篇:一种贴片灯珠安全裸露的玉米形LED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