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密闭药物称量配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608.5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红星;顾悦;李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34 | 分类号: | G01G1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密闭 药物 称量 配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于医药领域中的高活性药品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密闭药物称量配料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产品按照国际认可的OEL标准进行分级共分为5级,OEL标准是操作人员允许承受的暴露极限值。其中4、5级被认为活性以及高活性产品。活性以及高活性产品的生产需要密闭隔离的生产设施以及生产工艺,防止对操作员工的危害。
通常在活性产品生产中需要采用ISOLATOR隔离器予以实现,此外生产中的辅料添加也依赖于隔离器降低对操作员工的暴露风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149967.7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密闭药物称量配料系统,该实用新型即是一种典型的隔离器装置,通过设置移动车这种形式代替传统的人工下料,保证了配料的密闭性。然而这种结构目前来说还是有着一些缺点,首先占用空间多,隔离器由诸多部件组成操作极为复杂,其次,由于内部环境是全封闭结构,导致清洗干燥流程繁琐,再是生产效率低,价格高昂,最重要的就是过多的依赖移动车上的电子秤来作为配料的标准,如果电子秤或是移动车出现问题,会使配料产生偏差,缺乏自检性。
因此,虽然该装置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目前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需要不断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密闭药物称量配料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自动化密闭药物称量配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部、抽料部、称量部、控制装置、升降装置、设备架和置料部,所述原料部通过抽料管与抽料部连接,所述抽料部固定于设备架上,所述称量部设于抽料部内,所述称量部通过升降装置与置料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原料部、称量部和升降装置连接;
所述称量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粉体秤,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粉体秤设于抽料部的出料孔的两端,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粉体秤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原料部包括:原料桶、进料腔体、抽料管和抽料阀,所述原料桶上方连接有进料腔体,所述抽料管包括:抽取管道和传输管,所述抽取管道与进料腔体和原料桶插入式连接,所述传输管一端与抽料部连接,所述传输管另一端通过抽料阀与抽取管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抽料部包括:真空泵和缓冲罐,真空泵与缓冲罐顶端管道连接,所述真空泵与传输管连接,所述缓冲罐包括:进料孔和出料孔,所述进料孔连接真空泵与传输管,所述出料孔连接缓冲罐和升降装置。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外控制器和智能控制器,所述外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将预设数据输入智能控制器内,所述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抽料阀、真空泵和升降装置连接,控制抽取原料量和升降装置的开关,所述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和粉体秤连接,根据压力传感器和粉体秤传递来的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对。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管和主动阀,所述升降管为收缩管状结构,所述升降管一端与出料孔连接,所述升降管另一端与主动阀连接,所述主动阀的输入端与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置料部包括:置料桶、出料口和被动阀,所述出料口设于置料桶底部,所述被动阀设于置料桶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料阀保证了原料抽取时的密闭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阀和被动阀保证了在出料过程中的密闭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和粉体秤实现压力和重量双标准控制,能够更精确的进行配料,同时有自检功能,两种标准互相校对,一旦出现重大偏差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装置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流程图。
附图标记:
原料部100、原料桶110、进料腔体120、抽料管130、抽取管道131、传输管132和抽料阀140。
抽料部200、真空泵210、缓冲罐220、进料孔221和出料孔222。
称量部300、压力传感器310和粉体秤320。
控制装置400、外控制器410和智能控制器420。
升降装置500、升降管510和主动阀520。
设备架600、置料部700、置料桶710、出料口720和被动阀7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