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质方头异形筒的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604.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久丰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1705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头 异形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质方头异形筒的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铝质方头异形筒(见图1、图2a、图2b和图2c)是船用整体液压缸体,该铝质方头异形筒的结构自下至上依次是筒体11、方头12及椭圆形凸起14。该铝筒的整体高度为300mm左右,筒体11的高度L1=225.05~244.59±0.25mm,方头13的高度L2=21.6±0.25mm,椭圆形凸起14的高度L3=37.6±0.25mm。筒体11的内孔是圆孔且为深度较深的盲孔,达要求225mm以上,筒体11的外表面为异形圆柱,即在圆柱形(直径为63±0.25mm)的表面上对称地设有两条凸筋12,该两条凸筋12的对称轴与方头20的中心线重叠。椭圆形凸起14的长轴和短轴分别与方头13的两根中心线重叠。方头13的边长为69±0.3mm。由于铝筒的方头13的横截面大于筒体11的横截面,不能采用通常的反挤压成形方法成型。一般情况下是先采用正挤压的方式成型筒体11,再采用镦挤的方式成型方头13,椭圆形凸起14则采用后续机械加工的方法来形成。上述加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工序多、流程长、成本高,而且还会影响产品的一致性,机械加工耗时耗材成本高。为此本申请人又研发了一种一次挤压工艺成型铝质方头异形筒,也就需要同时研发一种能与该一次挤压工艺配套的挤压模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铝质方头异形筒的挤压模具,它的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成型的产品尺寸稳定且产品的内在质量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质方头异形筒的挤压模具,所述方头异形筒的结构自下至上依次是筒体、方头及椭圆形凸起,所述筒体的内孔是圆孔且为深度较深的盲孔,所述筒体的圆柱形的外表面上对称地设有两条凸筋,该两条凸筋的对称轴与所述方头的中心线重叠,所述椭圆形凸起的长轴和短轴分别与所述方头的两根中心线重叠;所述挤压模具通过一次挤压工艺成型为方头异形筒的挤压件,该挤压件成型筒体坯、方头坯及椭圆形凸起坯,并且方头坯的中心线相对筒体坯上的两条凸筋的对称轴偏转3.5°~4.5°;椭圆形凸起坯的长轴和短轴分别与所述方头坯的两根中心线重叠;所述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上冲头、凹模、下冲头、下模座和顶料机构,其中,
所述上冲头安装在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面上,该上冲头包括上下设置的分体的冲头主体及用于成型所述椭圆形凸起坯的冲头头部,所述冲头头部的下端面上开设一与所述椭圆形凸起坯的形状适配的盲孔,所述冲头头部由四个结构相同的分体模块通过一弹性收紧条围箍而成;
所述凹模包括上下设置的分体的方头凹模和筒体凹模,所述方头凹模的型腔形状与所述方头坯的形状适配,所述筒体凹模的形腔形状与所述筒体坯的形状适配,所述方头凹模的型腔的中心线相对所述筒体凹模中的两条凸筋的型腔的对称轴偏转3.5°~4.5°;
所述下冲头通过下垫块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
所述顶料机构包括一顶出缸体、一下顶杆、一顶出垫块、三根上顶杆及一顶出环,所述顶出缸体以上端面低于所述下模座的上端面的方式设在所述下模座的内孔中,所述下顶杆的下端连接顶出机,该下顶杆的上端穿过所述顶出缸体的底面;所述顶出垫块设在所述顶出缸体的内底部;三根所述上顶杆均布地设在所述顶出垫块的上端面并可移动地插在所述下垫块上;所述顶出环设在三根上顶杆的上端面并位于所述下垫块的上方。
上述的铝质方头异形筒的挤压模具,其中,所述模具还包括固定在下模座上的模架外套、固定在模架外套的内腔的凹模固定圈和固定在凹模固定圈的下端的模套;所述方头凹模和筒体凹模均放置于所述凹模固定圈的内腔。
上述的铝质方头异形筒的挤压模具,其中,所述上冲头的冲头主体通过冲头垫块及冲头固定圈安装在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面上。
上述的铝质方头异形筒的挤压模具,其中,所述冲头垫块和冲头固定圈通过上垫板安装在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面上。
上述的铝质方头异形筒的挤压模具,其中,所述下垫块包括依次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的第一下垫块和第二下垫块,所述下冲头安装在所述第二下垫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久丰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久丰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