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抗器内撑条复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496.3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秋月;林志雄;邓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H02B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抗 器内撑条 复位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作业工器具 ,特别是一种电抗器内撑条复位工具 。
背景技术
电容器组中串联电抗器(组成了谐振电路)能限制操作过电压,滤除指定的高次谐波,同时抑制其它次谐波放大,减少电网中电压波形畸变。电抗器内撑条的作用在于隔断各圈线圈,由于电抗器在工作中会产生振动而造成内撑条脱落,内撑条若脱落严重,将直接造成各线圈短路,严重时可造成电抗器线圈烧毁。传统的方法是用木锤敲打使其复位,该方法效率低,有时会因反复敲击而敲烂内撑条,有时因为木锤敲击力过小而无法使其复位。同时该方法复位缓慢,且复位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省力、安全可靠,对脱落的内撑条进行复位的电抗器内撑条复位工具。
一种电抗器内撑条复位工具,包括有手摇千斤顶,直角提升杆及支架,所述的直角提升杆包括有立部与横部,在立部的上端部设置有与手摇千斤顶顶起端相连的孔,所述的支架包括有一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两段的套环,在两段套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勾槽,两套环上的勾槽对抱而立,直角提升杆的立部可穿过该两段的套环,在套环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定位用的螺纹孔,在连接杆的背部的上端设置有沿着连接杆轴向延伸的斜槽。
本实用新型的电抗器内撑条复位工具,在使用时,将直角提升杆穿入支架的两套环后用螺钉进行锁紧,将手摇千斤顶的顶起端与直角提升杆的立部上端的孔通过螺栓进行相连,手摇千斤顶的支撑端顶在支架的斜槽里,并用连接件进行定位,组装好电抗器内撑条复位工具后,利用支架设立的上下两个勾槽(加橡胶垫片)将该工具勾到电抗器包封绝缘外上下两端位置上,并使直角提升杆的横部压在脱落的内撑条上,通过摇动手摇千斤顶,实现将脱落的内撑条按压到位。
所述的直角提升杆的立部为圆柱状体,从而方便与套环相匹配。
所述的直角提升杆的横部的内表面为平面。
直角提升杆横部的内表面为平面,这样可提高与电撑条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压紧力。
所述的连接杆背部的横断面为槽状结构,所述的斜槽设置在槽状结构的两份槽边上,所述的手摇千斤顶的支撑端可卡入该槽状结构内腔。
采用这种结构的支架,可提高支架与手摇千斤顶之间配合,提高摇紧强度。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
经过变电站现场的实际验证,该电抗器内撑条复位工具能够对电抗器脱落的内撑条进行快速准确地复位,传统的方法复位一个内撑条要3分钟以上甚至更久,由于木锤敲击力有限,有时并不能很好的复位,现在可以一次性复位同一列的几个脱落的内撑条,而且一次复位只要20秒钟,效率提高了9倍以上,且可完全复位;另一方面,本装置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高效,装置操作可靠,满足预期设计要求,该装置能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抗器的操作需要,且可快速拆解和组装,方便变电运维人员的携带。该工具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所采用的木锤敲打使其复位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操作的效率,同时也保护了内撑条不被敲击所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直角提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好的电抗器内撑条复位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手摇千斤顶2直角提升杆21立部211立部上的孔22横部221横部内表面3支架31连接杆311斜槽32套环321定位用螺纹孔33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电抗器内撑条复位工具,包括有手摇千斤顶1,直角提升杆2及支架3,所述的直角提升杆包括有立部21与横部22,在立部的上端部设置有与手摇千斤顶顶起端相连的孔211,所述的支架包括有一连接杆31,在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两段的套环32,在两段套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勾槽33,两套环上的勾槽对抱而立,直角提升杆的立部可穿过该两段的套环,在套环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定位用的螺纹孔321,在连接杆的背部的上端设置有沿着连接杆轴向延伸的斜槽311。所述的直角提升杆的立部为圆柱状体,从而方便与套环相匹配。所述的直角提升杆的横部的内表面211为平面。所述的连接杆背部的横断面为槽状结构,所述的斜槽设置在槽状结构的两份槽边上,所述的手摇千斤顶的支撑端可卡入该槽状结构内腔。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包胶机构
- 下一篇:一种单相户外干式电压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