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剐蹭不粘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489.3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1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创高科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剐蹭 不粘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卫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锅铲划破锅底不粘层的防剐蹭不粘锅。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不粘锅一般为平底锅,大多采用喷砂或者喷丸的方法进行表面处理,再进行不粘层喷涂,在使用过程中,锅铲直接与锅底的不粘层接触,很容易使不粘层划破,所以只能使用木铲进行烹饪,而且,由于不粘层太薄,导致使用时容易产生划痕、脱落和磨损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进而使得不粘锅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不粘层被剐破的不粘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不粘锅,其包括锅体和把手,锅体内表面设有凸楞和凸点,在锅体内表面底部涂有不粘涂料,锅体内表面的凸楞为边边相连的正六边形构成蜂窝状,每个六边形蜂窝内设多个凸点且成规律分布。
锅体内表面凸楞构成的蜂窝状中,每个六边形蜂窝的边长3mm至5mm。
锅体内表面凸楞或凸点的高度为0.2mm至0.5mm。
锅体内表面凸楞的宽度为0.2mm至0.3mm,凸点的直径为0.2至0.3mm。
锅体与把手连接,在把手的根部将其制作成槽形,槽形的边框与锅体连接。
锅体由三层金属板压制而成,两侧金属板为不锈钢板,中间层为合金导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锅体内表面设有凸楞和凸点,使锅铲在炒菜过程中不会剐蹭到底部的不粘涂层;蜂窝状凸楞及中间的七个凸点设计可以防止锅铲任何角度、各个方向对不粘涂层的剐蹭。另外,蜂窝状凸楞能够进一步增强不粘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当食物与锅底紧密接触后,食物与正六边形凸楞形成密封的腔囊,锅被加热时,食物中的水份产生水蒸气,当水蒸气达到一定压力后会使食物被托举起来,使食物与锅底分离,从而加强了不粘效果,可实现无油烹饪;把手的根部制作成槽形,减小了把手与锅体的导热截面积,从而减少了锅体热量的传递,使把手不会过热而烫手。锅体由三层金属板压制而成,中间层采用热传导效果好的金属材料,能使锅体均匀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剐蹭不粘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体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为锅体内表面的凸楞构成蜂窝状图形。
图4为不粘锅把手根部剖面图
图中、1锅体 2把手 3凸楞 4凸点 5不粘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粘锅,其包括锅体1和 把手2,锅体1内表面设有凸楞3和凸点4,在锅体1内表面底部涂有不粘涂料5,锅体1内表面的凸楞3为边边相连的正六边形构成蜂窝状,每个六边形蜂窝内设七个凸点且成规律分布。
锅体1内表面凸楞3构成的蜂窝状中,每个六边形蜂窝的边长3mm至5mm。
锅体内表面凸楞3或凸点4的高度为0.2mm至0.5mm。
锅体内表面凸楞3的宽度为0.2mm至0.3mm,凸点4的直径为0.2至0.3mm。
锅体1与把手2连接,在把手的根部将其制作成槽形,槽形的边框与锅体连接,见图4。
锅体1由三层金属板压制而成,两侧金属板为不锈钢板,中间层为合金导热材料,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创高科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恒创高科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能效的电热锅
- 下一篇: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质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