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煤汽车防盗煤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9072.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爱云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防盗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煤汽车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放置通过运煤汽车的水箱盗取煤炭重量的作弊行为,并对汽车进行检测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以燃煤为主要燃料的大型火电厂,燃料(煤炭)占发电成本约70%,因此对于煤炭的质量、重量检测严重影响着热力电场的整体效益。尤其是在汽车运煤环节中,对于运煤汽车改装所带来的煤炭重量的盗取等作弊行为很难进行检测。相关人员一般在运煤汽车内部设置隐秘的第二水箱,或者在现有水箱上加装可人为控制的加、卸水系统,用以增加运煤汽车进场过磅时的车身重量,而在煤炭卸载后,他们再寻机将第二水箱中的水放掉,当空车过磅时车身变轻,即盗取了第二水箱中的水的等重数额的煤炭重量,此种行为累计形成的电厂煤炭重量损失非常惊人。
现有对于这种作弊行为的检测往往只能通过人工观察,效率很低,发现作弊行为的概率也很低,而且需要持续观察才能现场发现作弊行为,花费的人力成本很高,但是效益却很低,平均一辆运煤汽车每次仅仅盗取几百公斤煤的重量,难以处罚,因此即便制度上反复重申,该种行为仍然难以杜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煤汽车防盗煤检测设备,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运煤汽车防盗煤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设置于运煤汽车检测通道的地面和两侧,其中,所述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汽车探测传感器;与所述汽车探测传感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摄像头和一个X射线透射式汽车检测仪;所述汽车探测传感器和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运煤汽车检测通道的地面;所述X射线透射式汽车检测仪设置于所述运煤汽车检测通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X射线透射式汽车检测仪至少包括一个X射线发射机构、一个探测机构和一个数据采集与显示机构,所述X射线发射机构设置于所述运煤汽车检测通道的一侧,所述探测机构和所述数据采集与显示机构设置于所述运煤汽车检测通道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汽车探测传感器进一步电连接有一个警示发光件,所述警示发光件和所述X射线透射式汽车检测仪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双开开关,所述双开开关可选择性接通所述警示发光件或所述X射线透射式汽车检测仪。
优选地,所述汽车探测传感器是一个红外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汽车探测传感器是一个磁性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运煤汽车防盗煤检测设备通过设置汽车探测传感器,探测运煤汽车是否存在,然后开启位于运煤汽车底部的摄像头,以观察车底是否安装有额外的水箱,另外还设置有X射线透射式汽车检测仪,通过透视图像的方式检测水箱盗煤的情况。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运煤汽车防盗煤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运煤汽车防盗煤检测设备1的结构示意图,该检测设备1设置于运煤汽车检测通道2的地面21和两侧22、23。当运煤汽车(图中未示出)进入煤场之前,首先要经过该运煤汽车检测通道2的检测合格之后才允许运煤汽车进入,以杜绝盗煤作弊。
所述检测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汽车探测传感器11;与所述汽车探测传感器11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摄像头12和一个X射线透射式汽车检测仪13;所述汽车探测传感器11和所述摄像头12设置于所述运煤汽车检测通道2的地面21;所述X射线透射式汽车检测仪13设置于所述运煤汽车检测通道2的两侧22、23。当运煤汽车达到运煤汽车检测通道2,所述汽车探测传感器11探测到运煤汽车后,触发与其电连接的摄像头12开始工作,以检测运煤汽车底部是否安装有用于盗煤的水箱。摄像头12将其拍摄的图像通过线缆传输给检测人员确认。当然,仅仅通过摄像头12来检测水箱盗煤仍然是不准确的,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X射线透射式汽车检测仪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爱云,未经李爱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9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微波协同挤压法制备大豆重组蛋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兰花茶的制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