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下丝杠的润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88585.6 | 申请日: | 2013-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F16N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下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润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轧带钢粗轧机压下丝杠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热轧生产线,粗轧机使用压下丝杠轧制钢坯,为了保证压下丝杠的性能,使用稀油系统供油润滑压下丝杠,润滑油通过可视油镜进入压下丝杠内对压下螺母和螺丝的螺纹同时进行润滑。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可视油镜有机玻璃爆裂的严重事故。经现场观察和对可视油镜的进油管管路压力测量发现,当粗轧机第五道次轧制完成,压下丝杠迅速抬起时,管路瞬间压力高达10bar远远超过可视油镜的公称压力6.3bar。在超值压力的反复冲击之下,最终造成了可视油镜的有机玻璃爆裂喷油事故的发生。爆裂频繁造成严重的事故停机,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反复的喷油事故也造成了润滑油的损耗。更换公称压力较高的可视油镜,虽能降低爆裂事故,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压力冲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下丝杠的润滑装置。采用本润滑装置,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压下丝杠的润滑油压力冲击,避免压下丝杠的可视油镜爆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下丝杠的润滑装置,包括压力管、可视油镜、进油管、回油管、分压管、单向阀、卸油管,所述的压力管连接可视油镜,所述的可视油镜连接进油管,所述的进油管连接压下丝杠的上部,所述的回油管连接压下丝杠的底部,其中,所述的分压管连接所述的进油管,所述的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的分压管,所述的卸油管连接所述的单向阀的出油口,所述的卸油管连接所述的回油管;
所述的单向阀采用管式单向阀,开启压力为3.5bar;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当粗轧机第五道次轧制完成,压下丝杠迅速抬起时,进油管的管路瞬间高压力,在管式单向阀的开启下泄压,管路压力不会高于可视油镜的公称压力6.3bar,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压下丝杠的润滑油压力冲击,避免压下丝杠的可视油镜爆裂,提高了润滑装置的稳定性,而且管式单向阀价格低廉,易于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压下丝杠润滑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下丝杠的润滑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压力管;2、可视油镜;3、进油管;4、压下丝杠;5、回油管;6、分压管;7、单向阀;8、卸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压下丝杠润滑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下丝杠的润滑装置的示意图。图中,压力管1、可视油镜2、进油管3、压下丝杠4、回油管5、分压管6、单向阀7、卸油管8。一种压下丝杠的润滑装置,包括压力管1、可视油镜2、进油管3、回油管5、分压管6、单向阀7、卸油管8,所述的压力管1连接可视油镜2,所述的可视油镜2连接进油管3,所述的进油管3连接压下丝杠4的上部,所述的回油管5连接压下丝杠4的底部,其中,所述的分压管6连接所述的进油管3,所述的单向阀7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的分压管6,所述的卸油管8连接所述的单向阀7的出油口,所述的卸油管8连接所述的回油管5;所述的单向阀7采用管式单向阀,开启压力为3.5bar。
当粗轧机第五道次轧制完成,压下丝杠4迅速抬起的时,进油管3的管路瞬间高压力,在管式单向阀7的开启下泄压,管路压力不会高于可视油镜2的公称压力6.3bar。从根本上降低压下丝杠4的润滑油压力冲击,避免压下丝杠4的可视油镜2爆裂,提高了润滑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润滑装置,采用的管式单向阀价格低廉,易于安装使用,一次性投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重复使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8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紧凑型多头拉丝机
- 下一篇:多下料仓混料除尘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