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钵苗旋转式打移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8404.X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廉哲满;李精华;文学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边大学;李精华;文学洙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300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旋转 移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涉及水稻钵苗旋转式打移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研制中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栽植机构采用了一个栽植机构来完成拔秧、移秧、摆秧、推秧等动作。所以栽植机构的结构复杂、秧爪粘坭、不可靠、效率低、很难保证移栽后钵苗的垂直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拔秧、摆秧分开的两个机构来完成拔秧、移秧、摆秧等动作。所以这种水稻钵苗旋转式打移植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秧爪不粘坭等特点。
水稻钵苗旋转式打移植机构,它由打摆移植杆、共轭行星轮、共轭中间轮、共轭太阳齿轮、旋转体、配重块、钵体限位板,中间移植台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体内设有共轭太阳轮、共轭中间轮、共轭行星轮,旋转体的下方设有配重块,打摆移植杆和共轭行星轮相固接,中间移植台在旋转体的前面,中间移植台和旋转体的中间设有钵苗限位板,共轭行星轮与共轭中间轮相共轭,共轭太阳轮与共轭中间轮相共轭。
所述的打摆移植杆为单排。
所述的共轭行星轮围绕共轭太阳轮共转。
所述的共轭行星轮共轭时打摆移植杆的运动轨迹和中间移植台的轨迹相同。
所述的旋转体5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打摆移植杆,2、共轭行星轮,3、共轭中间轮,4共轭太阳轮,5、旋转体,6、配重块,7、钵苗限位板,8、中间移植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共水稻钵苗旋转式打移植机构。
水稻钵苗旋转式打移植机构,它由打摆移植杆、共轭行星轮、共轭中间轮、共轭太阳齿轮、旋转体、配重块、钵体限位板,中间移植台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体5内设有共轭太阳轮4、共轭中间轮3、共轭行星轮2,旋转体5的下方设有配重块6,打摆移植杆1和共轭行星轮2相固接,中间移植台8在旋转体5的前面,中间移植台8和旋转体5的中间设有钵苗限位板7,共轭行星轮2与共轭中间轮3相共轭,共轭太阳轮4与共轭中间轮相共轭。
所述的打摆移植杆1为单排。
所述的共轭行星轮2围绕共轭太阳轮4公转。
所述的共轭行星轮2共轭时打摆移植杆1的运动轨迹和中间移植台8的轨迹相同。
所述的旋转体5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拔秧机构拔秧后摆放到摆秧台上,摆秧机构把摆秧台上的钵苗打入地中摆放秧苗所以秧爪不粘坭秧苗直立度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排打摆移植杆,所以结构简单、可靠、维修方便 的是适合手扶式移栽机的理想的移栽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边大学;李精华;文学洙,未经延边大学;李精华;文学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8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光纤激光对电梯铸铁曳引轮的修复方法
- 下一篇:谷物精密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