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板栅浇铸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88362.X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4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杜灵阳;阚登飞;李振磊;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浇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板栅浇铸模具。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蓄电池)以其电压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
板栅是铅酸蓄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在铅酸蓄电池中,板栅作为活性物质的载体,起着骨架支撑和粘附活性物质的作用,同时,板栅还作为电流的传导体起着集流、汇流和输流的作用,另外,板栅还作为极板的均流体能够使电流均匀分布在活性物质中。
目前,板栅的加工工艺主要有浇铸和压铸,而绝大部分板栅是由铅基合金通过重力浇铸制成,即将配置好的铅基合金熔化后浇铸到板栅的模具中。
公开号为CN10172230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装置,包括动模、定模,设置于定模中、将模腔内板栅推出的弹顶杆,以及固联于定模的动模导向杆,还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所述定模的定模架固联于机架上,与动力装置连接的推拉杆的端部连接于动模的两侧,与动力装置连接的推杆位于定模的背面,其与定模设置的弹顶杆对应。
浇铸时,将铅液注入板栅模的模腔内,模具冷却后,启动气缸将动、定模分开,动模沿导向杆向转动臂移动,同时推杆向定模移动,直至将定模的弹顶杆顶住,弹顶杆将定模内的板栅推出。
由于注入铅液后,模具的温度很高,需要对模具冷却以使板栅成型,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动模的结构,动模的本体内设有一个盲孔12和一条带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液通道11,盲孔12的开口处接有一用于向盲孔内注入冷却液的三通阀门13,盲孔和冷却液通道的布置大概呈T形,冷却时分别向冷却液通道和盲孔内注入冷却液,采用该种T形冷却方式,只能对板栅模具局部进行冷却,容易造成模具温度不均,模口与模底温差30度左右,左右温差为5度,板栅容易发生如冷裂、热裂,气孔,夹渣,缩筋,边框发黑等现象,影响板栅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板栅浇铸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冷却均匀,提高了板栅的质量。
一种蓄电池板栅浇铸模具,包括动模,所述动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本体还设有多个垂直冷却液通道的盲孔,每个盲孔仅与其中一条冷却液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向冷却液通道内注入冷却液,冷却液会沿着冷却液通道均匀的通过本体,且一部分冷却液还会进入到盲孔中,不需要额外的设置三通阀门,结构简单,且冷却液和盲孔的排布合理,有利于模具均匀冷却。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液通道沿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分为多组,每组包含两个冷却液通道,同一组的冷却液通道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设置多组冷却液通道能够提高模具的冷却速率,同时也降低本体在厚度方向的温差,提高模具的冷却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盲孔与同其连通的冷却液通道处于同一水平面。有利于冷却液流入、流出盲孔,也有利于盲孔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与同一组的两条冷却液通道所连通的盲孔交错布置。能够使同一组中,每条冷却液通道所连通的盲孔的长度尽可能长,提高冷却效率和冷却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液通道的进液口的口径大于出液口的口径。能够降低冷却液的流动速度,使冷却液缓慢通过冷却液通道,提高冷却液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更有利于冷却液流进盲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的口径比值为3~1.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针对蓄电池板栅浇铸模具的动模进行改进,模具冷却均匀,整个模具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相差不大于3度,能够有效减少了板栅发生冷裂、热裂,气孔,夹渣,缩筋,边框发黑等现象,提高了板栅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针对蓄电池板栅浇铸模具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板栅浇铸模具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浇铸模具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本体;2、冷却液通道;3、盲孔;4、进液口;5、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释。
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浇铸模具包括动模,动模包括本体1,本体1内设有多条冷却液通道2和多个盲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8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