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间距盾构隧道隔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8331.4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清;焦齐柱;薛光桥;邓朝辉;孙文昊;王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21D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艾小倩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距 盾构 隧道 隔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是一种小间距盾构隧道隔离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盾构隧道得到了迅猛发展,包括地铁、公路、市政、铁路、输水、输气等行业,特别是在城区地下开发空间越来越来有限的条件下,出现了较多的小间距盾构隧道。为了降低施工风险,特别是减小后行隧道施工对先行隧道的影响,目前一般近距隧道将两管隧道的净距控制在1D(D为隧道直径),特殊的局部地段控制在0.6D。如此以来,对于很多城市隧道来说,由于既有的道路宽度限制,在既有道路地面以下难以布置两管或多管隧道,因此必须对道路进行扩宽,并涉及到道路两侧的房屋拆迁或建筑物桩基托换,工程投资大,工程风险高。
目前我国正处在盾构隧道高速发展阶段,受既有空间条件限制,小间距隧道会越来越多,解决小间距隧道的施工影响成为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小间距盾构隧道隔离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间距盾构隧道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盾构隧道之间设立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为深至盾构隧道底部以下的隔离段;所述隔离段为地下连续墙、钻孔桩或工法桩。隔离段可以视地质条件、盾构隧道直径、隧道之间的净距等,选用地下连续墙、钻孔桩或工法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相邻盾构隧道的先行隧道直径为D1,后行隧道的直径为D2,所述隔离段与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的距离分别为L1、L2,隔离段与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的距离之和为L;当D1与D2相等时,所述2m≤L<0.6D1,当D1与D2不相等时,取D1和D2中较小者为D,所述所述2m≤L<0.6D;所述L1:L2的值等于D1:D2的值。所述隔离结构在先行隧道和后行隧道施工之前施作,或者在先行隧道旁边,后行隧道施工前施作。L的取值不小于2m,具体以规避地表空间及地下障碍物为主要条件,L越大越安全,越小越节约土地及规避障碍物。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段为连续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结构降低两管隧道先后施工彼此之间的影响,在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尽量缩小两管隧道之间的净距,可以将两孔隧道之间的净距最小缩小到2m左右。
主要原理就是,通过设置刚性隔离结构,在减小两隧道间距的前提下,降低先施工隧道盾构机推力及土体变形压力对另外一孔隧道的影响,降低小间距隧道修建的风险,理论上通过加强隔离结构的刚度,可以将净距控制在0m,但是考虑到隔离结构本身的厚度及盾构机掘进偏差,按最小间距2m控制为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两孔小间距盾构隧道掘进时,本实用新型在两孔隧道之间设置的隔离结构,可以将两孔隧道之间的净距控制在约2m左右,完全避免发生截桩、拆迁或者建筑加固处理等工程措施,大大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约地下空间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技术效益和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小间距隧道设计情况。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小间距隧道隔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隔离结构施作顺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隔离结构施作顺序图。
图中:1、地面道路一侧的建筑,2、地面道路另一侧的建筑,3、先行隧道,4、后行隧道,5、既有建筑的基础,6、隔离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的小间距盾构隧道隔离结构,小间距盾构隧道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盾构隧道之间设立隔离结构,隔离结构为深至盾构隧道底部以下的隔离段6;隔离段6为地下连续墙、钻孔桩或工法桩;隔离段6为连续布置。
相邻盾构隧道的先行隧道3直径为D1,后行隧道4的直径为D2,隔离段6与先行隧道3和后行隧道4的距离分别为L1、L2,隔离段6与先行隧道3和后行隧道4的距离之和为L;当D1与D2相等时,2m≤L<0.6D1。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段是针对两孔隧道均为新建隧道的情况,通过以下施作来实现:
1、在具备大间距隧道布置条件的地段,采用小间距隧道布置形式;
2、在预定的位置施工隔离段6,此隔离段6可以是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或者工法桩。
3、在隔离段6的左右分别施工先行隧道3或后行隧道4。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8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影显示总成
- 下一篇:一种催化降解六氯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