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熄渣的排渣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720.5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张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圣石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C21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渣 排渣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粒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熄渣的排渣口。
技术背景
熔渣干法粒化及其余热回收技术最初起源于处理钢铁生产中的高炉渣及钢渣,与湿法处理相比具有水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可有效回收熔渣显热等优点。该技术不仅是高炉渣及钢渣处理新的发展趋势,而且可以用来处理有色冶金渣(如铜渣、黄磷渣、镍铁渣等)及钢铁有色冶金工艺中高温熔融物料需要粒化的环节,既能满足渣粒粒径的要求,又有效回收了熔渣高品位热能,顺应了钢铁有色冶金行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大趋势,有着很广泛的技术需要和市场需求空间。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干熄渣技术仍存在热量回收率低,渣粒不均匀现象。如果在粒化装置的后续装置中安装一个大颗粒再破碎装置,使渣粒趋于均匀,那么原本存在于大块渣粒中的能量就能更多地收集利用,同时也利于渣粒的再回收利用。目前虽有渣粒再破碎的装置,但破碎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解决的问题:
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干熄渣粒化后的渣粒大小不均匀以至于热量回收不充分问题。
技术方案: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干熄渣的排渣口,包括粒化器箱体,渣粒槽,高速滚筒,低速滚筒,滚筒箱体,两个减速器,电机;电机连接高速滚筒减速器和低速滚筒减速器,高速滚筒减速器连接高速滚筒,低速滚筒减速器连接低速滚筒;粒化器箱体下方安装有渣粒槽。高速滚筒和低速滚筒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且中间有一定的空隙即呈非接触状态。
有益效果:
该装置通过差速式双滚筒进行干熄渣粒化渣粒的部分再破碎,使破碎效果更好,同时也会避免闷车现象,使破碎机械运行更加平稳、寿命更长;破碎均匀的干熄渣渣粒,会进一步提高干熄渣系统的热量回收效果。
附图说明:
排渣口布局图(附图1),双滚筒装置动力连接图(附图2)是一种干熄渣的排渣口的结构示意图:
粒化器箱体1,渣粒槽2,高速滚筒3,低速滚筒4,滚筒箱体5,低速滚筒减速器6,电机7,高速滚筒减速器8。
具体实施例
下面对其实现方法进行具体叙述:
一种干熄渣的排渣口,主要由粒化器箱体1,渣粒槽2,高速滚筒3,低速滚筒4,滚筒箱体5,低速滚筒减速器6,电机7,高速滚筒减速器8组成;电机7连接高速滚筒减速器8和低速滚筒减速器6,高速滚筒减速器8连接高速滚筒3,低速滚筒减速器6连接低速滚筒4;粒化器箱体1下方安装有渣粒槽2。高速滚筒3和低速滚筒4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且中间有一定的空隙即呈非接触。高温液态炉渣经粒化装置粒化后经常出现部分渣粒颗粒偏大和渣粒粘接现象。对于一般的体积小的颗粒从粒化器箱体1中落入渣粒槽2,颗粒顺着渣粒槽2全部进入双滚筒中间的空隙中,不必进行破碎就可排出滚筒箱体5;当出现较大颗粒或者出现颗粒之间的粘接时,颗粒不能直接通过双滚筒之间的空隙,落在滚筒上方时滚筒边沿的齿会对渣粒破碎,由于双滚筒的转速不同,会对落在其上的渣粒有切向的摩擦力。切向的摩擦力加上径向的挤压力更利于破碎,同时也会避免出现闷车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圣石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圣石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