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镗内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518.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4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孙鸿祥;董绵宣;戴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镗内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工装夹具领域,是一种镗内槽的装置,用于加工孔内内槽,精确控制进刀量及加工孔的深度,以保证内槽的加工精度的镗内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8所示的工件,图中φ84环形槽的精度要求和粗糙度要求都比较高,原工艺用镗床粗、精镗台阶孔后,换偏心盘才能割3个φ84的环形槽,每做一个工件就要上下一次偏心盘刀架,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割槽的尺寸很不稳定,工效很低,迫切需要进行工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孔内内槽,精确控制进刀量及加工孔的深度,以保证内槽的加工精度的镗内槽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这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包括刀杆、中间联接体 、丝杠、进刀调节盘和刀具;所述刀杆的左端为与机床连接的连接部分,右端设置有进刀限位法兰,在刀杆的右端面径向分布设置有刀具导槽;所述中空的中间联接体内设置有内螺纹;刀杆与中间联接体活动连接;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与中间联接体内设置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丝杠左端为圆锥;刀杆与中间联接体活动连接,丝杠移动设置在中间联接体内,转动设置在中间联接体右端的进刀调节盘与丝杠固联,刀具移动设置在刀具导槽内并移动设置在丝杠圆锥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只需要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台阶孔加工;精确控制进刀量及加工孔的深度;保证台阶孔的加工精度尤其是台阶孔的同轴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作为对这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的改进,丝杠左端的圆锥锥度为30°;在进刀调节盘上沿外周设置刻度线,在中间联接体右端沿母线设置基准线,在基准线上方设置参考线。
这些改进,使丝杠锥面进刀装置在使用时,对刀、调节进刀量更加方便、直观,降低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
作为对这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中间联接体上左端面设置与刀具导槽相对应的凹槽,凹槽内转动设置有扭簧;在刀具上设置与扭簧相对应的凹槽;扭簧的上自由端在中间联接体上的凹槽内,扭簧的下自由端与刀具上的凹槽靠近丝杠圆锥的一侧弹性接触。
这样,使得刀具在切削时刀具始终与丝杠圆锥面可靠接触,提高丝杠锥面进刀装置工作稳定性;加工结束后,依靠扭簧的作用,方便、彻底的退刀。
附图说明
图1是丝杠锥面进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刀调节盘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向展开图
图5是中间联接体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刀具与丝杠圆锥结合示意图
图8是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这种丝杠锥面进刀装置,主要由刀杆1、中间联接体5 、丝杠6、进刀调节盘7和刀具10组成。
刀杆1的左端为与机床连接的连接部分,图中所示为莫氏锥柄9。右端设置有进刀限位法兰11。在刀杆1的右端面设置有刀具导槽,刀具导槽沿刀杆1的径向分布,刀具导槽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确定。沿刀杆1轴向开设有轴线与刀杆1轴线重合的盲孔,为丝杠圆锥2提供足够进给空间。
中空的中间联接体5内设置有内螺纹。
参见图2所示,丝杠6上设置有与中间联接体5内设置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12。丝杠6左端为圆锥2。
刀杆1与中间联接体5采用4个连接螺栓15活动连接,便于拆装刀具10。丝杠6与中间联接体5采用螺纹配合,转动丝杠6,丝杠6在中间联接体5内轴向移动。转动设置在中间联接体5右端的进刀调节盘7与丝杠6连接,为尽可能减小进刀误差,在丝杠6和进刀调节盘7上配设销孔13,丝杠6和进刀调节盘7采用销8连接。刀具10移动设置在刀具导槽内并移动设置在丝杠圆锥2上,刀具10与丝杠圆锥面结合(参见图7所示),丝杠6轴向移动时,引起刀具10在刀具导槽内相应的位移,起到进、退刀的作用。为提高丝杠进、退刀的可靠性,刀具10与圆锥面结合面采用相配合的圆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客车用二挡AMT变速器
- 下一篇: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