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型吸尘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303.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0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24B3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陆金星 |
地址: | 2151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噪型 吸尘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抛光机,特别涉及一种降噪型吸尘抛光机。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 CN 102430981 A公开了一种提供自吸尘抛光机,包括机壳、设在机壳侧部的主手柄、跟主手柄错开形成夹角的辅助手柄、设在机壳头部的打磨盘,所述机壳内设有给打磨盘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机壳头部还设有保护打磨盘的圆盘,所述圆盘与打磨盘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空腔,所述机壳内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吸尘通道,所述主手柄底部设有与吸尘通道连通的出尘管,所述吸尘通道内设有与电机连接由其提供动力的吸尘风叶。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抛光过程中的自吸尘,避免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对产品以及人体产生影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上述吸尘抛光机只有一个吸尘口和一个除尘口,在吸尘的过程中产生的灰尘直接经过设置于机壳内部的电机,不但容易对电机造成污染和损坏,而且造成了抛光机的噪音大,只使用简单的减震垫是无法达到降噪要求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噪效果佳的降噪型吸尘抛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型吸尘抛光机,包括:
底盘,设置有吸尘口;
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底盘形成一个密封腔室并且设置有连通所述密封腔室至外界的排风口;
电机,安装于所述密封腔室中并且具有动力输出长轴;
风机,内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内并且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长轴上;
抛光盘组件,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外侧并且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长轴上;
还包括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
除尘室,具有除尘进尘口、除尘出尘口和以及除尘出风口,所述吸尘口连通外界至所述除尘进尘口;
集尘装置,连通所述除尘出尘口;
吸风口,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上并且连通所述除尘出风口至所述密封腔室,所述吸风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形成风道。
优选的,所述密封腔室的内壁设置有消音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吸尘口通过进风管连通所述除尘进尘口,所述除尘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连通所述吸风口,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均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室外。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均为可拆卸的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上壳体之间设置有电机减震圈。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双出轴电机,所述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所述风叶组件和抛光盘组件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尘室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上方,所述集尘装置设置于所述除尘室和上壳体之间,所述除尘室与所述集尘装置之间设置有海帕过滤系统。
优选的,所述集尘装置为尘杯,所述尘杯中可拆卸的设置有旋风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抛光机通过设置除尘室、集尘装置、在底盘上设置吸尘口、在上壳体上设置形成风道的吸风口和排风口,形成一个气流依次流经吸尘口、除尘室、吸风口以及排风口的气流,使从吸尘口收集来的灰尘先通过除尘室进行除尘,实现风和灰尘的分离,并继而将灰尘收集在集尘装置中,而干净的风则经过吸风口穿过密封腔室,进而从排风口排出,由于进入密封腔室的风已经经过了净化,因此降低了设置于密封腔室中的电机部件的震动和气流的噪音,因此极大的降低了吸尘抛光机产生的噪音,且提高了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抛光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抛光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抛光机的除尘室和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尘抛光机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1、底盘;11、吸尘口;2、上壳体;21、排风口;22、吸风口;3、密封腔室;4、电机; 41,42、动力输出长轴;5、风机;6、抛光盘组件;71、除尘室;711、除尘进尘口; 712、除尘进风口;713、除尘出风口;72、尘杯 721、旋风锥 73、海帕框;81、进风管;82、出风管;91、消音材料层;92、电机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