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壁灯的灯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996.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邵灵;黄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恩纬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4024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壁灯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壁灯的灯体组件。
背景技术
LED壁灯,即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并主要装在墙壁或者家具壁面的灯具。传统壁灯多采用卤素灯,存在发光效率较低、比较耗电、被照射环境温度上升和使用寿命短的缺陷。LED在发光原理、节能、环保的层面上都远远优于传统照明产品,而且LED发光的单向性也形成了对壁灯配光的完美支持。
现有的LED壁灯中,主要存在发热的问题,即随着壁灯提供的光照强度的提高,LED壁灯内的温度也不可避免地升高,并导致光源组件内的各个部件的温度提高,尤其是灯珠托盘内的温度升高。由于发光二极管自身的特性,温度增加大大恶化了其发光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壁灯的灯体组件,该灯体组件具有较强的散热性能,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壁灯的灯体组件,包括灯体和固定安装在所述灯体内的发光组件,所述灯体内设有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安装腔,所述灯体的下部设有位于所述安装腔下方的散热结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的光源板和盖装在所述灯体上的透光罩,所述光源板上设有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光源板与透光罩之间设有罩在所述发光二极管上的透镜组件。
进一步,所述散热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下方的散热片。
进一步,所述散热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散热片阵列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布置在所述光源板上,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并阵列布置在所述光源板与透光罩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LED壁灯的灯体组件,通过在灯体内设置发光组件和散热结构,能够有效控制发光组件的温度,且灯体内仅设有发光组件,而将LED壁灯的电源、PCB板等设置在灯体之外,能够有效防止电源、PCB板等的发热对发光组件的影响,因此,本申请的灯体组件一方面能够减少发热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散热结构能够增强散热能力,能够有效地克服发热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灯体组件的LED壁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LED壁灯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灯体组件的LED壁灯的结构示意图。该LED壁灯包括电器箱组件、固定安装在电器箱组件上方的灯体组件和设置在电器箱组件底部的安装组件。
电器箱组件包括电器箱1、固定安装在电器箱1内的电源2和PCB板3,电器箱1的底部设有密闭盖装在电器箱1上的底盖4。本实施例的电器箱1内设有用于限位安装电源2的两个电器固定件5,电器固定件5呈L型,且电器固定件5的其中一侧边通过螺钉6固定安装在底盖4上,另一侧边通过螺钉7和分别设置在PCB板3和电器箱1侧壁上的通孔固定安装在电器箱1上,电源2安装在两个电器固定件5之间,PCB板3也固定安装在电器箱1的侧壁上。优选的,底盖4与电器箱1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8,能够防水。优选的,电器箱1靠近安装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外接电源线9的防水接头10,即防水接头10和电源线9均位于电器箱1的内侧,不会破坏壁灯的整体外形构造。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灯体组件包括发光组件和固定安装在电器箱1上的灯体11,灯体11内设有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安装腔12,灯体11的下部设有位于安装腔12下方的散热结构。发光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腔12内的光源板13和盖装在灯体11上的透光罩14,光源板13上设有发光二极管,且光源板13与透光罩14之间设有罩在发光二极管上的透镜组件15。本实施例的散热结构为设置在安装腔12下方的散热片16,散热片16间隔设置在安装腔12的下方,本实施例的散热片16阵列设置在安装腔12的下方,散热性能更好。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布置在光源板13上,透镜组件15与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并阵列布置在光源板13与透光罩1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恩纬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恩纬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IS设备试验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无定形利拉利汀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