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悬架下摆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539.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顾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架 下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悬架下摆臂结构。
背景技术
前悬架下摆臂本体结构设计:前悬架下摆臂分总成是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关键件,以NBC悬架平台的LG前悬架下摆臂为例,该件直接影响汽车行驶操纵性和舒适性。NBC悬架平台(如老丰田威驰、一汽威志、夏利2000、吉利英伦海景、吉利英伦金刚等)的前悬架下摆臂本体都设计成单层板翻边成型工艺,材料为SPFH590高强度钢板,厚度3.0mm。但根据CAE应力云和疲劳模拟分析,此类前悬架下摆臂在本体和大衬套孔附近为危险截面,在极限情况下该截面都有失效风险。
在气温达到-30℃东北和西北寒冷地区,该环境下摆臂橡胶衬套度比常温提高约2.5倍,CAE模拟结果衬套刚度扩大2.5倍时下摆臂本体和大衬套孔附近受最大应力分别为425.4Mpa和428Mpa ,略超SPFH590材料的屈服强度420.0Mpa,不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实际在该环境下会出现摆臂在本体危险截面处断裂的问题。
前悬架下摆臂应能承受足够的负荷强度,不能出现断裂失效影响安全的故障模式,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性,尽可能降低钢板材料使用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2011年2月23日,公告日: 201751219U)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悬架下摆臂总成,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用压盖和螺钉等零件连接组装方式,零件数量多、工时费和产品质量重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力稳定精确、质量轻的前悬架下摆臂总成,其要义是,包括下摆臂主体总成、装配在下摆臂主体总成上的球头总成、前衬套和后衬套;所述下摆臂主体总成由下摆臂主体、加强板及前衬套套管焊接而成;所述球头总成与设在下摆臂主体总成上的球头总成压装孔压配连接,所述前衬套压配在所述前衬套套管内,所述后衬套与设在下摆臂主体总成上的后衬套压装孔压配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的是现有汽车前悬架下摆臂,用压盖和螺钉等零件连接组装方式,零件数量多,加工费时,产品质量重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前悬架下摆臂本体,不能很好的承受足够的负荷强度,易出现断裂失效、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质量高、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强度好,承载能力大,不会出现断裂失效的前悬架下摆臂本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悬架下摆臂结构,包括下摆臂本体,所述的下摆臂本体上呈三角形结构分设有销孔体、小衬套孔体和大衬套孔体,大衬套孔体上设置有加强件和大衬套孔,所述的大衬套孔体包括板形体和圆弧体,所述的加强件与大衬套孔体配合设置,所述的加强件包括加强体和孔位体,所述的加强体的宽度小于板形体的宽度,所述的孔位体的直径小于圆弧体的直径,所述的孔位体上设置有与大衬套孔对应的叠加孔,所述的加强件与大衬套孔体通过连接体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和第四连接体,所述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设置在加强体的两侧并且与板形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长度大于圆弧体的半径,所述的第三连接体和第四连接体设置在孔位体对应的圆弧体上。该前悬架下摆臂结构,通过设置一下摆臂本体,在下摆臂本体上呈三角形结构分设有销孔体、小衬套孔体和大衬套孔体,这样的结构方便球头销、小衬套、大衬套的设置以及方便前悬架下摆臂实现其摆动功能和连接,由于大衬套孔位体处需要承受足够的负荷强度,容易出现断裂失效,所以在大衬套孔位处增设加强件,加强件与大衬套孔位体配合设置,设置有叠加孔,方便大衬套的设置,加强件上的加强体的宽度小于大衬套孔体上板形体的宽度,孔位体的直径小于圆弧体的直径,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方便连接体的设置,通过连接体将加强件与大衬套孔位体连接为一体,保证连接强度,而连接体设置有四个,包括设置在加强体两侧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以及设置在孔位体边缘处和第三连接体和第四连接体,为了保证连接强度,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长度需要大于圆弧体的半径,采用四个连接体点式连接,这样的结构既能够有效增加大衬套孔位体附近危险截面承受负荷的强度,又不会增加整个下摆臂本体的重量,实现轻量化,同时还有利于简化下摆臂本体的结构,减少空间位置。该前悬架下摆臂结构,质量高、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强度好,承载能力大,即便是在恶劣的严寒条件下也不会出现断裂失效现象,而且该前悬架下摆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危险截面的承载能力比前者提高约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