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用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85693.8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巫建忠;吴梅红;巫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用减震装置,属于电动车辅助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动车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电动车厂家都是由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厂家转化而来,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偏低,而且电动车的车型设计只是根据传统经验和现有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技术参数来进行简单的改进,缺乏科学依据。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青睐电动车,一方面安全环保,另一方面操作简单,因此电动车作为人们首先的交通工具。随着电动车的推广,人们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的凹凸不平而受到震荡于冲击,而传统的减震器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的需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各部件容易磨损,缺少润滑,减震器本身因缺乏弹性而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电动车用减震装置,不仅能够减少各个部件的摩擦,而且增加了减震的效果,延长了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动车行驶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轴、减震套、主轴头一和主轴头二,减震轴的一端位于减震套内,减震轴的另一端设有主轴头一,减震套与减震轴相连接反向的一端设有主轴头二,所述的主轴头一和主轴头二上分别设有铝衬套,所述的减震轴与减震套之间设有轴用弹性挡圈,轴用弹性挡圈与主轴头二上的铝衬套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套上设有注油弯管和凹槽,注油弯管的管底与减震轴之间保持相应的距离,注油弯管的管头到减震套的距离与减震套上凹槽的槽口大小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减震弹簧为锥形减震弹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够减少各个部件的摩擦,而且增加了减震的效果,延长了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好的减震性能,提高了电动车行驶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弹簧;2.铝衬套;3.轴用弹性挡圈;4.凹槽;5.注油弯管;6.减震轴;7.减震套;8. 主轴头二;9.主轴头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用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轴6、减震套7、主轴头一9和主轴头二8,减震轴6的一端位于减震套7内,减震轴6的另一端设有主轴头一9,减震套7与减震轴6相连接反向的一端设有主轴头二8,所述的主轴头一9和主轴头二8上分别设有铝衬套2,所述的减震轴6与减震套7之间设有轴用弹性挡圈3,轴用弹性挡圈3与主轴头二8上的铝衬套2之间设有减震弹簧1,所述的减震套7上设有注油弯管5和凹槽4,注油弯管5的管底与减震轴6之间保持相应的距离,注油弯管5的管头到减震套7的距离与减震套7上凹槽4的槽口大小相等。所述的减震弹簧1为锥形减震弹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拆楔口钢制吊模
- 下一篇:一种波纹腹板H型钢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