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刮液板的搅拌式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5580.8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成家钢;方日青;柯美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利福达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5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刮液板 搅拌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降低旋涡深度,并使反应釜液面产生紊流,利于分子碰撞加快反应进行的带刮液板的搅拌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常规的反应釜采用搅拌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使反应釜内的液体随着搅拌轴的转动达到搅拌均匀的效果。然而反应釜搅拌轴转动过程中造成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反应釜中间产生旋涡深度达到液面高度的2/3及以上,气体容易跑出反应釜进入大气中,对气液反应很不利,造成气体原料的严重浪费,甚至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旋涡深度并使反应釜液面产生紊流利于分子碰撞,便于反应并减少气体的浪费的带刮液板的搅拌式反应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带刮液板的搅拌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和反应釜盖,所述反应釜盖呈半球形,倒扣在所述反应釜体上,所述反应釜盖壁上至少设有一对进料管,所述一对进料管关于反应釜盖中心轴对称布置,所述反应釜盖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反应釜体腔内,所述反应釜盖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刮液杆,所述刮液杆伸入反应釜体腔内高度的1/3—2/3处,所述刮液杆底端设置有刮液板。
上述技术方案较佳选择,所述刮液杆伸入反应釜体腔内高度的2/3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反应釜盖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填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釜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釜盖壁上设有一对刮液杆,所述一对刮液杆关于反应釜盖中心轴对称布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刮液板的长度为150-200mm,宽度为100-150mm。
本实用新型在反应釜盖上至少设有一个刮液杆,刮液杆伸入反应釜体腔内高度的2/3处,在刮液杆的底端连接有刮液板,反应釜搅拌轴转动过程中造成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反应釜中间产生的旋涡在刮液板的阻挡作用下,旋涡的深度向反应釜体腔内底部转移,有效降低旋涡的深度,反应釜液面产生紊流利于搅拌过程中分子的碰撞,便于反应的进行,减少气体浪费,缩短反应时间,降低了生成成本,减少对反应釜周围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体;2-反应釜盖;3-进料管;4-电机;5-变速器;6-搅拌器;7-刮液杆;8-刮液板;9-密封填料;10-出料口;1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带刮液板的搅拌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和反应釜盖2,反应釜盖2呈半球形,倒扣在反应釜体1上,反应釜盖2壁上设有一对进料管3,一对进料管3关于反应釜盖2中心轴对称布置,反应釜盖2上方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有变速器5,变速器5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器6,搅拌器6位于反应釜体1腔内,反应釜盖2壁上设有一个刮液杆7,刮液杆7伸入反应釜体1腔内高度的1/3处,刮液杆7底端设置有刮液板8,刮液板8的长度为150mm,宽度为100mm。变速器5与反应釜盖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填料9。反应釜体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0,出料口10处设有阀门11。
实施例2
带刮液板的搅拌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和反应釜盖2,反应釜盖2呈半球形,倒扣在反应釜体1上,反应釜盖2壁上设有一对进料管3,一对进料管3关于反应釜盖2中心轴对称布置,反应釜盖2上方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有变速器5,变速器5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器6,搅拌器6位于反应釜体1腔内,反应釜盖2壁上设有一对刮液杆7,一对刮液杆7关于反应釜盖2中心轴对称布置,刮液杆7伸入反应釜体1腔内高度的2/3处,刮液杆7底端设置有刮液板8,刮液板8的长度为200mm,宽度为150mm。变速器5与反应釜盖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填料9。反应釜体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0,出料口10处设有阀门11。
使用时,反应釜搅拌轴转动过程中造成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反应釜中间产生旋涡深度达到液面高度的2/3及以上,刮液杆7可有效阻挡旋涡向上旋转,降低旋涡的深度,并使反应釜中产生紊流,利于分子碰撞,便于反应,减少气体原料的浪费,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利福达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利福达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5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