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蚀刻液循环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5229.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遂宁市广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46 | 分类号: | C23F1/46;C25C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蚀刻 循环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液处理技术,特别是蚀刻液循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PCB板的生产过程中,酸性蚀刻是一种常见的蚀刻方式,在蚀刻过程中,酸性时刻液中的铜离子浓度或者亚铜离子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蚀刻液就不能稳定、快速的蚀刻铜箔,此时的蚀刻液即成为了蚀刻废液。酸性的蚀刻废液是含有大量重金属污染后的强酸溶液,直接排放在外,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巨大破坏。因此,对酸性蚀刻液的正确处理就关系到环境以及工厂效益的双重问题。
酸性蚀刻液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再生法和电解再生法,化学再生法即使用诸如双氧水、氯酸钠等对废液进行氧化或中和处理。电解再生法即对酸性废液进行电离,将溶液中的铜离子电解出来,同时废液再度还原成酸性溶液供蚀刻循环使用。目前用得最多的依然是电解再生法。然而,目前许多公司只是理论上能够实现电解再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并不能完成蚀刻液的电解循环。并且,传统的蚀刻液电解循环系统不仅成本高昂,同时过滤效果不好,废液从蚀刻缸中流出后,仅仅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就直接送入电解池。电解池的离子浓度和温度还依旧处于人工检测和调控阶段,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三级沉淀处理,多级过滤装置,同时成本低廉,并能将采集到的废液数据传递到显示屏供工作人员察看,绿色环保的蚀刻液循环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蚀刻液循环处理装置,它包括蚀刻台、蚀刻缸、沉淀池、废液储缸、电解池、再生混合池和微控制器,蚀刻缸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的入口相连;所述沉淀池为斜流式沉淀池,沉淀池内设有三个沉淀分池,第一级沉淀分池的出口与第二级沉淀分池的入口相连,第二级沉淀分池的出口与第三级沉淀分池的入口相连,每个沉淀分池的出口处均设有过滤网;沉淀池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液储缸的入口相连,废液储缸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电解池的入口相连;所述的电解池中间设有将电解池分为阴极区和阳极区的电解隔膜,阴极区内设有负电极,阳极区内设有正电极;电解池内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还与微控制器相连,电解池的出口通过过滤网和射流器与再生混合池相连,再生混合池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蚀刻缸的入口相连;再生混合池、废液储缸、沉淀池、电解池和蚀刻缸内均设有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液面高度传感器、浓度检测器、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器,液面高度传感器、浓度检测器、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器分别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相连。
具体的,它还包括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入口通过除渣泵与蚀刻缸相连,溢流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电解池的入口相连。
具体的,它还包括有显示屏,显示屏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相连。
具体的,第一级沉淀分池过滤网网孔大小为20微米,第二级沉淀分池过滤网网孔大小为15微米,第三级沉淀分池过滤网网孔大小为10微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采用三级沉淀,多重过滤,金属络合物滤除效果好,沉淀池过滤网孔径由大而小,避免了固体杂质随废液流向电解池造成电解效果差的问题;
2、采用沉淀池进行固体杂质滤除,相比传统的固液分离机成本低;
3、设有数据采集单元,能采集废液内的温度、PH值、液面高度等,并能将数值通过显示屏直观得呈现给工作人员;
4、废液处理效果好,处理后的废液能再度蚀刻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能源,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单元的电路连接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遂宁市广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遂宁市广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室用制氢气设备
- 下一篇: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