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制微粉混悬液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5222.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平;解军;赵富宽;潘栋辉;徐宇平;杨润林;陈飞;王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制 微粉混悬液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制微粉混悬液过滤装置,属于混悬液分离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纳米微球和纳米硅粉越来越多的被用来作为药物的载体。例如,我们在试验过程中需要用纳米硅粉制成微米级的微球,就需要通过不锈钢微孔滤网进行筛选。但是,干粉状态下的纳米级的硅粉非常轻,如果单靠重力沉降和负压抽滤难以使其通过微孔滤网进行筛选,所以我们把硅粉用醇和水配制成混悬液后再进行过滤筛选,然后再干燥备用。
现有技术中,我们一般使用过滤瓶对硅粉混悬液进行过滤筛选。所述过滤瓶包括漏斗、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瓶体和不锈钢过滤网,所述漏斗通过螺纹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不锈钢滤网设置在所述漏斗和所述瓶体的连接处。过滤时,我们将将硅粉混悬液倒入所述瓶体进行过滤,但是由于不锈钢滤网目数很大并且质地坚硬,与瓶体底部接触的部位贴合不紧密形成缝隙,导致未过滤的硅粉混悬液通过缝隙进入到过滤后的混悬液中,严重影响硅粉混悬液的过滤效果,而且是漏斗形式,不能满足需要过滤瓶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使用过滤瓶过滤纳米级硅粉混悬液时,由于不锈钢滤网与过滤瓶底部接触的部位贴合不紧密,而严重影响过滤效果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过滤效果的自制微粉混悬液过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制微粉混悬液过滤装置,包括漏斗,下端与所述漏斗可拆卸连接,上端设有端盖的管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与所述漏斗之间连接处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处还设有将所述过滤结构的边缘与所述连接处接触部位密封的密封结构。
所述漏斗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管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连接的外螺纹。
所述过滤结构为不锈钢滤网,所述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不锈钢滤网的两侧的两环形垫圈,通过所述漏斗与所述管体之间的螺纹连接将所述不锈钢滤网以及环形垫圈压紧定位。所述环形垫圈为环形硅胶垫圈。
所述环形硅胶垫圈的厚度为1mm。
所述端盖的材质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自制微粉混悬液过滤装置,包括漏斗,以及下端与所述漏斗可拆卸连接,上端设有端盖的管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与所述漏斗连接处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处还设有将所述过滤结构的边缘与所述连接处接触部位密封的密封结构,提高了过滤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不锈钢滤网与过滤瓶底部接触的部位不紧密而形成缝隙,导致未过滤的混悬液通过上述缝隙进入到过滤后的混悬液中,同时也不利于漏斗下方形成负压,推进过滤工作进行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自制微粉混悬液过滤装置,所述漏斗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管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连接的外螺纹;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一不锈钢滤网,所述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不锈钢滤网的两侧的环形垫圈。所述漏斗与所述管体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并将两侧设置环形垫圈的不锈钢过滤网设置在连接处,在所述连接处所述管体的底部压实在所述环形垫圈上形成密封,管体与漏斗螺纹连接时将不锈钢滤网以及环形垫圈压紧在过滤装置上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装置里的不锈钢滤网可以更换,从而提高了过滤装置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而且操作起来非常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制微粉混悬液过滤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图1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漏斗;2-管体;3-环形垫圈;4-不锈钢滤网;5-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制微粉混悬液过滤装置,包括漏斗1;还包括下端与所述漏斗1可拆卸连接,上端设有端盖5的管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2与所述漏斗1之间连接处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处还设有将所述过滤结构的边缘与所述连接处接触部位密封的密封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斗1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管体2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连接的外螺纹,能够方便漏斗1从管体2上安装与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惯性式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虹吸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