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5045.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林;胡超;郭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页岩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9/03 | 分类号: | B23B29/03;B23B4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12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支撑 件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汽轮机前汽缸体的一个典型工件是该件大孔径约1320mm,大孔深约746mm,小孔径最小约500mm,全孔轴向尺寸约1200mm,大小孔内有多条叶片环槽需加工。本工件外形复杂,在立车上加工装夹较复杂,费工费时,而且二头大小孔径相差较大,轴向尺寸超1.2米,所以车削的过程,除了费时,加工中测量次数多,且不易测量,故而加工效率低,对操作工人的熟练技术素养也要求较高,质量把控有点难。在集中批量生产汽缸体时,两台数控立车往往负荷重而形成了生产计划的关键瓶颈。利用数控大型落地镗床来替代立车完成汽缸的前后汽缸体的加工,打通瓶颈,极大地改善加工质量和提高效率,但由于深度过深,造成镗杆由于悬伸过长,且镗铣大孔力矩大而负荷重,使镗杆刚性远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镗杆在中心,销轴定位,中间镗杆可伸缩,有二个铜套动配合以支撑镗杆,可克服镗杆过长时的下挠与切削震动,充分满足镗床对于深孔加工的需要。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包括支撑头本体,所述的支撑头本体轴向中心具有用于镗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的支撑头本体的一端具有与滑枕面配合的槽,所述的支撑套本体里面的另一端里面设置有铜套,所述的铜套与所述的支撑头本体的内壁采用动配合。
所述的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所述的铜套上具有油槽,所述的支撑头本体上具有与所述的铜套上的油槽相通的加油孔。
所述的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所述的铜套有1-5个。
所述的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所述的支撑头本体与滑枕面配合的一端具有一组拉钉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端面安装4个拉钉像机床附件头一样,可自动夹紧与松开,镗杆在中心穿过,采用销轴定位,中间镗杆可伸缩,采用铜套动配合以支撑镗杆,可克服镗杆过长时的下挠与切削震动,铜套内有油槽与润滑油,工作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铜套的主视图。
图中1、支撑头本体; 2、通孔; 3、与滑枕面配合的槽; 4、铜套; 5、油槽; 6、加油孔; 7、拉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包括支撑头本体1,所述的支撑头本体轴向中心具有用于镗杆穿过的通孔2,所述的支撑头本体的一端具有与滑枕面配合的槽3,所述的支撑套本体里面的另一端里面设置有铜套4,所述的铜套与所述的支撑头本体的内壁采用动配合。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所述的铜套上具有油槽5,所述的支撑头本体上具有与所述的铜套上的油槽相通的加油孔6。
实施例3:
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所述的铜套有1-5个。采用两个最佳。
实施例4: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深孔加工的镗杆支撑附件头,所述的支撑头本体与滑枕面配合的一端具有一组拉钉孔7。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页岩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页岩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