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分光红外气体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769.5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夏信群;叶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泰林生物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 红外 气体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分光红外即NDIR的气体检测器。
背景技术
NDIR红外气体检测器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气体分析技术,特别连续污染物监测系统(CEMS)以及机动车尾气检测应用中十分普遍。国内NDIR气体分析仪的主要厂家大都采用国际上八十年代初的红外气体分析方法,如采用镍锘丝作为红外光源、采用电机机械调制红外光、采用薄膜电容微音器或InSb等作为传感器等。由于采用电机机械调制,仪器功耗大,且稳定性差,仪器造价也很高。同时采用薄膜电容微音器作为传感使得仪器对震动十分敏感,因此不适合便携测量。随着红外光源、传感器及电子技术的发展,NDIR红外气体传感器在国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无机械调制装置,采用新型红外传感器及电调制光源,在仪器电路上采用了低功耗嵌入式系统,使得仪器在体积、功耗、性能、价格上具有以往仪器无法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非分光红外气体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非分光红外气体检测器,包括红外光源、气室、红外传感器、传感器测控系统,作为改进,所述的红外光源为电调制脉冲红外光源,所述的红外传感器的前置放大电路集成于红外传感器上,所述的红外光源、气室、红外传感器设置于同一光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置放大电路采用窄带滤波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置放大电路设有输出一个与气体浓度对应信号并送入传感器测控系统的二级放大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气室可分离设置于外支撑结构;上述的气室固定安装于外支撑结构的中心;上述的气室为镀膜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红外传感器的传感为精度0.1ppm;上述的红外传感器封装上固定安装有针对不同气体的窄带干涉滤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传感器测控系统采集红外接收信号及测量标准气体曲线,采用非线性校正算法可以直接得到测量气体的浓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屏蔽电磁信号的罩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红外光源发射窗口上安装有透明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气体检测器通过采用电调制脉冲红外光源,省却了传统方法中的机械调制部件;红外传感器的前置放大电路集成于红外传感器上,可减少红外传感器微弱信号的衰减以及外界信号干扰;红外光源、气室、红外传感器设置于同一光轴上,可以使气体红外吸收信号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同时高精度窄带滤波电路一体的化红外传感器以及单光束双波长,配合易拆卸的镀膜气室及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CO2、CO、NOx、CH4和SO2等气体的快速实时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案例红外光源1、气室2、红外传感器3、传感器测控系统4、设置于一屏蔽电磁信号的罩体,红外光源1为电调制脉冲红外光源,红外传感器3的前置放大电路集成于红外传感器3上,红外传感器3封装上固定安装有针对不同气体的窄带干涉滤光片,可以实现对不同气体的测量。电调制脉冲红外光源一方面可以保证发射的红外光波长在特定范围内,适合于对常规的气体CO2、CO、NOx、CH4和SO2等气体进行测量。红外光源1、气室2、红外传感器3设置于同一光轴上。本实施案例中,红外传感器3的传感为精度0.1ppm,红外光源1发射窗口上安装有透明窗。
前置放大电路采用窄带滤波电路,前置放大电路设有输出一个与气体浓度对应信号并送入传感器测控系统的二级放大电路。
气室2为镀膜气室,气室2可分离设置于外支撑结构,气室2最好固定安装于外支撑结构的中心。此种结构设计保证了该部件易于装卸、更换;同时由于与外支撑结构分离设计,进一步减小了外界条件的影响,使仪器能适应复杂环境下工作,采用此法后将十分容易,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传感器测控系统4采集红外接收信号及测量标准气体曲线,采用非线性校正算法可以直接得到测量气体的浓度。采用非线性校正算法可以直接得到测量气体的浓度。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非分光红外气体检测器的结构比以往仪器将大大简化,仪器功耗也大幅度降低。此类传感器可以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更加适合广泛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泰林生物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泰林生物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