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面铺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663.5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灯;何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20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铺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桥面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普遍使用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类型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早期损坏的案例,环氧沥青混凝土和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结构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技术人员研究出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上层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或者上层采用改性沥青的钢桥面铺装结构。但也存有一定的缺陷,其桥梁铺装层容易出现高温车辙、横向推移开裂等早期损坏,这不仅危及行车安全,同时也影响了钢桥面板的使用寿命。另外,当桥面较宽且需有横坡时,桥面铺装的厚度必然要增加,此时对桥面铺装的粘接性要求就更高,但一般的桥面铺装粘接性能并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施工简便,受力性能好,能有效解决传统钢木组合桥梁的桥面铺装结构存在衔接不良好的问题的桥面铺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桥面铺装结构,包括桥面板,桥面板顶部设有钢结构梁,钢结构梁由数个钢条构成,且钢条之间通过钢钉可拆卸连接,钢结构梁底部设有桥面板,桥面板底部设有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横设于桥面板底部,且通过剪力键与桥面板连接,预应力钢筋下部设有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内布设数个网格片,网格片由钢材料制成,且网格片均匀排列在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内,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底部设有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与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之间密封连接,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底部设有承重座,承重座为两个,且分别与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靠近端部处固定连接,还包括排水盲沟,排水盲沟顶端设置在桥面板内,其底端分别穿过预应力钢筋、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及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与承重座相通连接,承重座垂直设有通孔,其通孔与排水盲沟相对应。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是由改性环氧树脂层及粒径为三至五毫米的碎石共同构成。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的厚度为三十至六十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桥面铺装结构施工简便,受力性能好,能有效解决传统钢木组合桥梁的桥面铺装结构存在衔接不良好的问题,同时固化时间易控制,且抗滑、抗高温,抗车辙,整体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结构梁;2.桥面板;3.预应力钢筋;4.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5.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6.钢钉;7.网格片;8.承重座;9.排水盲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桥面铺装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桥面板2,桥面板2顶部设有钢结构梁1,钢结构梁1由数个钢条构成,且钢条之间通过钢钉6可拆卸连接,钢结构梁1底部设有桥面板2,桥面板2底部设有预应力钢筋3,预应力钢筋3横设于桥面板2底部,且通过剪力键与桥面板2连接,预应力钢筋3下部设有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4,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4内布设数个网格片7,网格片7由钢材料制成,且网格片7均匀排列在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4内,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4底部设有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5,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5与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4之间密封连接,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5底部设有承重座8,承重座8为两个,且分别与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5靠近端部处固定连接,还包括排水盲沟9,排水盲沟9顶端设置在桥面板2内,其底端分别穿过预应力钢筋3、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4及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5与承重座8相通连接,承重座8垂直设有通孔,其通孔与排水盲沟9相对应,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5是由改性环氧树脂层及粒径为三至五毫米的碎石共同构成,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4的厚度为三十至六十毫米。
本实用新型桥面铺装结构施工简便,受力性能好,能有效解决传统钢木组合桥梁的桥面铺装结构存在衔接不良好的问题,同时固化时间易控制,且抗滑、抗高温,抗车辙,整体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粘接层5是由改性环氧树脂层及粒径为三至五毫米的碎石共同构成,铺垫更加合理,性能更加良好;所述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层4的厚度为三十至六十毫米,符合设计需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