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84660.1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海;季福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蓬莱金龙不锈钢管材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电力、水利、冶金、城建、机械、煤炭、食品等各个领域,使用时,将阀门的进口与出口分别接入管路中,通过调节阀门上开关的启闭,来达到控制管路是否流通的目的,现有的阀门通常是在阀体上设有内螺纹,然后与连接管路中带有外螺纹钢管螺纹连接,来实现控制流通与否的功能,然而阀门采用螺纹连接,仅适用于能加工螺纹的厚壁钢管,对于无法加工螺纹的薄壁钢管尤其是薄厚等于或小于2mm时更是无法使用,因此,需要一种阀门,不但可以与表面无螺纹的薄壁钢管连通,可有效解决流通的控制,而且在连接管路的钢管时不许需要用其它工具旋转钢管,避免了产生损伤钢管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安装过程方便,且可以与无螺纹的管路连通的阀门,其解决了现有阀门采用螺纹连入管路,安装效率低,安装过程容易出现损伤管路中的钢管,且螺纹连接阀体与钢管密封性差容易渗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阀门,包括阀体、阀芯及控制连杆,所述控制连杆上端连接有控制把手,下端穿过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连杆与阀体之间设有连杆密封圈,所述阀芯通过阀芯套圈固定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套圈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阀芯左、右两侧的第一阀芯套圈及第二阀芯套圈,所述第一阀芯套圈的左侧紧贴所述阀体向内伸出的凸缘,所述第二阀芯套圈的右侧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截面为六边形,所述垫片外边缘通过螺纹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垫片沿轴向方向设有筒套,所述筒套与所述垫片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阀体入口与出口的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包括连接管及用于连接所述阀体与连接管的外接螺母,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外凸筋,所述外接螺母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与阀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筒套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外凸筋与所述阀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还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把手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控制连杆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第一阀芯套圈靠近阀体的凸缘放置,然后将阀芯放入阀体内,阀芯与上方的控制连杆对正,然后将第二阀芯套圈放入到阀芯的右侧,然后放入垫片,利用扳手穿过垫片中心处的六边形,将垫片与阀体通过螺纹旋紧固定,然后在阀体的出口和入口分别放入连接管,连接管外侧套有外接螺母,连接管的外凸筋处套有密封圈,垫片一侧的连接管套装在筒套内,然后通过旋转外接螺母,利用外接螺母的外螺纹与阀体的内螺纹将连接管固定在阀体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总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阀门安装的效率;不需要在连接管表面设置螺纹,因此该阀门可选用薄壁钢管作为连接管,不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促进薄壁钢管的推广应用;外接螺母则通过螺纹将连接管与阀体固定连接,不需要外用工具对连接管进行旋转,避免了对连接管的损伤;而阀体内垫片、筒套、连接管的外凸筋、外凸筋外侧的密封圈及外接螺母的设计,则进一步加强了阀门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1~图4中,1、阀体;2、阀芯;3、控制连杆;4、控制把手;5、连杆密封圈;6、第一阀芯套圈;7、第二阀芯套圈;8、凸缘;9、垫片;10、安装孔;11、筒套;12、连接管;13、外接螺母;14、外凸筋;15、密封圈;1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蓬莱金龙不锈钢管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蓬莱金龙不锈钢管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