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437.7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袁广麟;刘文豪;陈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F21V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光学薄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聚光且能提高平面显示器的辉度(luminance)的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非自发光性的平面显示元件必须额外搭配背光模组,以提供充足的亮度,使平面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影像。
参阅图1,公开一种应用于一平面显示器的现有的侧光式背光模组1,其包括一光源11、一设置于该光源11的一侧的导光板(light guideplate,LGP)12、一设置于该导光板12底部的反射片13、一罩设于该光源11外的反射罩14,及依序由下而上地叠置于该导光板12上的一扩散片(diffuser)15、一下棱镜片(prismsheet)16,及一与该下棱镜片16结构相互垂直的上棱镜片17。
一般来说,自该光源11发出的光线经该导光板12反射至该扩散片15时,该扩散片15会将光线均匀扩散后,再通过该下棱镜片16与该上棱镜片17修正光线的方向,以达成聚光及提高辉度的目的。然而,通过该扩散片15的光线已被均匀地扩散,所以具有指向性差的特性。此外,棱镜片主要是聚集0度至70度间的入射光,而被该扩散片15扩散的光线所分布的角度范围较大;因此,经该扩散片15扩散后的光线再经棱镜片聚集会有较低的辉度。
随着大尺寸平面显示器的快速发展,对于尺寸越大的平面显示器,其辉度的需求也越高,且平面显示器发展也日趋轻薄化;然而,在侧光式背光模组中提高光源亮度的改善空间有限。因此,将侧光式背光模组应用于大尺寸平面显示器,并提高其平面显示器的辉度是此技术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所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背光模组的光源的辉度峰值保持至适合背光模组的棱镜片聚光的角度,使棱镜片有效地聚光从而提高平面显示器的辉度的光学薄膜。
本实用新型光学薄膜包含一个基板、一个第一聚光层(light-condensinglayer),及一个第二聚光层。该基板包括相反设置的一个入光面及一个出光面。该第一聚光层设置于该基板的入光面,并具有一个背向该入光面的粗糙表面。该第二聚光层设置于该基板的出光面,并具有一个背向该出光面的粗糙表面,且该第二聚光层的雾度(haze)是大于该第一聚光层的雾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薄膜,该第一聚光层的雾度是介于5%至30%,该第二聚光层的雾度是介于70%至10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薄膜,该第一聚光层的粗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是介于0.1rms至1rms,该第二聚光层的粗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是介于1rms至10rms。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薄膜,该第一聚光层与该第二聚光层是由一紫外线硬化性树脂(ultravioletcurableresin)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薄膜,该第一聚光层与该第二聚光层的折射率是彼此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薄膜,该第一聚光层与该第二聚光层的折射率是彼此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薄膜,该基板是由一高分子可挠性的透光材质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第一聚光层与该第二聚光层的粗糙表面及雾度,且该第二聚光层的雾度是大于该第一聚光层的雾度的设计,以将光源的辉度峰值保持在棱镜片可有效地聚光的角度,使光线经棱镜片聚光后的辉度增加,进而有效提高平面显示器的辉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正视示意图,说明一种应用于平面显示器的现有的侧光式背光模组;
图2是一局部正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光学薄膜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局部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该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一平面显示器的一背光模组中的实施态样;
图4是一辉度对角度的曲线图,说明一现有的扩散片与本实用新型该较佳实施例分别应用于无棱镜片的背光模组时,其由水平视角量测不同角度的辉度值的比较;
图5是一辉度对角度的曲线图,说明该现有的扩散片与本实用新型该较佳实施例分别应用于无棱镜片的背光模组时,其由垂直视角量测不同角度的辉度值的比较;
图6是一辉度对角度的曲线图,说明该现有的扩散片与本实用新型该较佳实施例分别应用于安装有一上棱镜片与一下棱镜片的背光模组时,其由水平视角量测不同角度的辉度值的比较;
图7是一辉度对角度的曲线图,说明该现有的扩散片与本实用新型该较佳实施例分别应用于安装有该上棱镜片与该下棱镜片的背光模组时,其由垂直视角量测不同角度的辉度值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童车底盘
- 下一篇:自平衡独轮车轮毂电机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