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装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418.4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袁成;董鸿新;戴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装车。
背景技术
船用电子机柜是用于船舶的电器控制设备,船用电子机柜贵重易损坏,船用电子机柜通过水密隔舱一般采用传统的吊装进舱方法,例如,采用多个起重手拉葫芦配合使用吊装船用电子机柜,这类吊装进舱的方法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力,且船用电子机柜容易碰擦。水密隔舱门设有一个较高的门槛,有时,为了让船用电子机柜顺利地通过水密隔舱门采取切割掉门槛后再将船用电子机柜吊装通过水密隔舱,但是有时切割掉门槛涉及到影响整体结构的部位则不能采取切割门槛的办法。
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船舶的船用电子机柜的运输、吊装技术要求很高,采用传统的吊装进舱方法在保证船用电子机柜的完整性上存在较大风险,如果造成损坏,将直接影响船舶整个系统的性能。
如何设计一个能够避免碰擦对船用电子机柜的损伤、节约劳动力、提高通过水密隔舱效率的工艺装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装车,用于解决现有的将船用电子机柜等设备吊装进舱的方法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力,且船用电子机柜容易碰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装车,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板;两块平行设置的侧板,每块所述侧板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支撑侧面固定连接;若干个均布的卡槽,所述若干个卡槽以所述支撑板的平行于所述支撑侧面的中心线为对称轴两两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的内侧面上,若干个滚轴,各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装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槽中;若干个辊承,各所述辊承套设在相应的所述滚轴上;两块以所述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底板,每块所述底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一个高度调节孔,各所述高度调节孔的底部设有带有内螺纹的支撑套;若干个调节支撑螺杆,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支撑套和所述高度调节孔;若干个以所述中心线为对称轴两两对称设置的滚轮,分别设置于两块所述底板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半圆形支撑部,以及沿所述支撑部的两端部的切线方向延伸的两个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的径向截面的圆心与所述卡槽的半圆形支撑部的圆心共线。
优选地,所述辊承的外表面包裹橡胶皮。
优选地,所述调节支撑螺杆穿出所述高度调节孔的端部套设有紧固螺母。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若干组以所述中心线为对称轴两两对称设置的轮固定架,所述轮固定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与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轮轴,所述滚轮装设在轮轴上。
优选地,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外部侧面上各设有一对限位插槽,一对所述限位插槽中插设有扶手,另一对所述限位插槽中插设有两个限位杆。
优选地,所述工装车还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上横板,每块所述上横板分别固定于所述两块侧板上,每块所述上横板的侧面与所述支撑板的支撑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板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共面。
优选地,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只需要旋转调节支撑螺杆就能够调节工装车与底面的距离,调节支撑螺杆也能够在工装车的滚轮脱离底面时,提供工装车所需的支撑力;工装车上的装载物可以被轻松地推到另一部工装车上,无需破坏工作环境就能够使装载物通过有高度限制的位置。
(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能够方便地移动装载物,不会对装载物造成碰擦损伤且能够重复使用。
(3)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节约劳动力,提高了效率,且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图2的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的辊承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车的轮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支撑板
11 支撑侧面
111 中心线
12 外部侧面
13 限位插槽
2 侧板
21 内侧面
22 外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液晶玻璃面板周转卡夹
- 下一篇:一种碳化车专用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