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镂刻遮阳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3882.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2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沈黎明;陈文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农园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15/082;A47H2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胡红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镂刻 遮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碳建筑用材料,特别用于反射室外热量的表面有反射材料(或不含反射但具有印刷图案)主要为PVC高分子材料制造的镂刻遮阳网,或者提供其他功能且具有美观图案的遮阳网。
背景技术
夏日室内热量中有50%是从窗户传进来的,而在空旷的环境下,窗户的热入射量是相等面积墙壁的约20倍。建筑遮阳系统分为户外和户内两种遮阳方式,其中,户外遮阳的节能效果是户内遮阳的7倍,但反射材料对于室内、室外的遮阳效果却是一样的。在同样条件下,使用反射遮阳帘可节省能耗费用约40%。以上统计数据摘自《美国住宅与城市发展部的统计资料》,可见控制室温中窗户的节能潜力很大,发展高节能遮阳窗帘将是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目前,市面上的窗帘都是以遮挡阳光作为其功能的,因而起不到反射阳光和热量产生节能效果的目的。
另外,通过在遮阳网中的复合层中添加功能性材料如增塑剂、光稳定剂、防虫剂等也是现代居家环境舒适性提出的要求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镂刻遮阳网,主要采用糊状PVC树脂经涂布成膜后表面做涂层保护,用镂刻机镂空后,与面纱网格布经热复合压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在糊状PVC树脂中加入增塑剂、光稳定剂、抗老化剂、防虫剂等一些辅材料配置成打浆料,经涂刮法用烘箱烘干后而成膜,此膜正面涂反射层1,或涂印刷图案的涂层,反面涂保护连接层。经过前述处理的PVC树脂膜复合压制到面纱网格布,该面纱网格布采用纯棉21支纱经编织织造成稀疏、合适、有明显网格的纱布卷材料,然后采用聚丙烯酸酯类浆料上浆后用烘箱烘干定型制成。其中,棉纱网格布上浆定型技术,要选择合适的聚丙烯酸酯类上浆料,使该上浆料处理后的面纱网格布在与糊状PVC镂刻膜热复合时能有充分的粘接性,保持足够牢固的强度。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镂刻遮阳网,所述镂刻遮阳网包括热压复合连接的面纱网格布和镂刻层,所述镂刻层是PVC树脂膜和功能涂层的复合层,所述镂刻层的镂空率由所需的遮阳率确定;所述功能涂层是反射涂层或图案涂层或具有反射性的图案涂层。
所述面纱网格布通过上浆定型。
所述PVC树脂膜中含有增塑剂、光稳定剂,抗老化剂和防虫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镂刻层的形状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中一种或它们的混合形状。
所述面纱网格布和所述镂刻层之间具有保护连接层,所述保护连接层是聚丙烯酸酯类材料。
所述反射涂层包含铝粉、金粉、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化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解决了遮阳网的遮阳效果和美观效果的统一问题;解决了糊状PVC膜与面纱网格布热复合后的平整性、美观性、牢固强度性等各种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镂刻遮阳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镂刻遮阳网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镂刻遮阳网的反面编织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反射层;2PVC镂刻膜;3保护连接层;5面纱网格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镂刻遮阳网,如图1所示,包括热压复合连接的面纱网格布5和镂刻层,镂刻层是PVC镂刻膜2和功能涂层的复合层,镂刻层的镂空率由所需的遮阳率确定;功能涂层是反射层1或图案涂层或具有反射性的图案涂层。
面纱网格布5通过上浆定型。
PVC镂刻膜2中含有增塑剂、光稳定剂,抗老化剂和防虫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镂刻层的形状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中一种或它们的混合形状。
面纱网格布5和镂刻层之间具有保护连接层3,保护连接层3是聚丙烯酸酯类材料。
反射层1包含铝粉、金粉、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化合物。
镂刻层与面纱网格布5中的经线和纬线的热复合工艺要求很高,要求经线和纬线不能遮住PVC镂刻膜2中的镂刻花型,使遮阳帘具有很好的平整性和美观性。
另外,根据需要,通过调整镂刻层的镂空率可以调整上述镂刻遮阳网的遮阳率。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农园绿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农园绿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3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