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带基片式双结大功率环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83855.4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旷希;唐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广顺电子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P1/387 | 分类号: | H01P1/38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带 基片式双结 大功率 环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带基片式双结大功率环行器。
背景技术:
上世纪中叶,微波技术中的一大突破是铁氧体的发现,它是一种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陶瓷性磁性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在直流磁场和微波场共同作用下呈现出的旋磁效应制成的微波铁氧体器件如隔离器、环行器、移相器等,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解决了雷达的级间隔离,阻抗以及天线共用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雷达系统的战术性能,成为其中的关键部件之一,随着微波铁氧体技术的不断发展,80%以上用于军事,包括精密制导雷达,舰载雷达,机载远程警戒预警雷达,导航,炮瞄雷达等都采用了相控阵天线,支持了如AEGIS、PATROT等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冷战结束后,美俄等发达国家也实行了“军转民”战略,微波铁氧体器件的应用逐渐大量向民用方面转移,并逐渐在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微波能应用,医疗、微波测量技术等多种电子设备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其中微波铁氧体隔离器/环行器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自美国的C.L.Hogen研制出第一个法拉第旋转环行器以来,已研制出如结环行器、波导四端口差相移式环行器、场移式隔离器、同轴线谐振吸收式隔离器等多种类型和功能各异铁氧体环行器和隔离器。
微波铁氧体环行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随着无线电技术以及微波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促使器件向着小型化、轻量化、易集成、高性能、高功率方向发展。现有的微波铁氧体环行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工艺复杂、精确度不高、可靠性不好、体积大、所承受的功率比较小,适用范围不够广泛,无法满足小型化、高功率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带基片式双结大功率环行器,它结构设计合理,工艺简单,精确度高,可靠性高,体积小巧,承受功率大,适用于表面贴装,易于微波电路集成,满足小型化、高功率的要求。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射频电阻芯片1、磁性金属底座2、铁氧体基片3、微带电路4、陶瓷片5和永磁体6组成;射频电阻芯片1通过焊锡膏焊接在磁性金属底座2上,射频电阻芯片1的焊点与微带电路4的一个引脚焊接,铁氧体基片3固定在磁性金属底座2上,微带电路4通过光刻技术电镀在铁氧体基片3的上表面,两个陶瓷片5分别通过环氧树脂胶合在微带电路4上,两个永磁体6分别通过环氧树脂胶合在两个陶瓷片5上。
所述的磁性金属底座2采用钢制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铁氧体基片3采用尖晶石材料制作而成,且铁氧体基片3的上表面采取抛光处理,利用化学方法去油污以及杂质粒子,物理方法对表面进行活化、去除吸附杂质,保证电路膜层的附着力。
所述的永磁体6为钐钴永磁体。
所述的永磁体6的中心轴线、陶瓷片5的中心轴线与微带电路4圆盘的中心轴线相重叠。
本实用新型通过金丝键合技术与微波电路4相连接,适用于表面贴装,易于微波电路集成。
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永磁体6纵向磁化铁氧体基片3,铁氧体基片3边缘磁化均匀,接地良好,并且由于磁性金属底座2与铁氧体基片3的热膨胀系数相当,能够在焊接时保护铁氧体基片3,降低了由于焊接而导致铁氧体基片3开裂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工艺简单,精确度高,可靠性高,体积小巧,承受功率大,适用于表面贴装,易于微波电路集成,满足小型化、高功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射频电阻芯片1、磁性金属底座2、铁氧体基片3、微带电路4、陶瓷片5和永磁体6组成;射频电阻芯片1通过焊锡膏焊接在磁性金属底座2上,射频电阻芯片1的焊点与微带电路4的一个引脚焊接,铁氧体基片3固定在磁性金属底座2上,微带电路4通过光刻技术电镀在铁氧体基片3的上表面,两个陶瓷片5分别通过环氧树脂胶合在微带电路4上,两个永磁体6分别通过环氧树脂胶合在两个陶瓷片5上。
所述的磁性金属底座2采用钢制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铁氧体基片3采用尖晶石材料制作而成,且铁氧体基片3的上表面采取抛光处理,利用化学方法去油污以及杂质粒子,物理方法对表面进行活化、去除吸附杂质,保证电路膜层的附着力。
所述的永磁体6为钐钴永磁体。
所述的永磁体6的中心轴线、陶瓷片5的中心轴线与微带电路4圆盘的中心轴线相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广顺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南京广顺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38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割砂轮
- 下一篇: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打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