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多环控制的Buck-Boost型半导体照明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3593.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仁伯;李勇智;陈立奇;罗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欧阳迪奇 |
地址: | 410151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控制 buck boost 半导体 照明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多环控制的Buck-Boost型半导体照明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照明具有节能、高效、寿命长、环保等特点,是从白炽灯、荧光灯到高压气体放电灯之后的又一场照明光源革命,也是“绿色照明”理念和半导体发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LED照明的发展对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及光电子产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LED照明的兴起必将势如破竹,汹涌澎湃,已是21世纪的大势所趋。这对LED照明驱动控制系统的高效性、快速响应性、高功率因数、稳定性等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驱动控制系统工作性能与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
如图1所示为一种常用的OCC控制Buck-Boost型LED照明驱动,其响应速度快,跟随控制能力强,抗输入扰动能力较强,但由于滤波器性能的动态特性,整个驱动系统的输出电压波形会受到干扰,降低了驱动变换器的动态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使Buck-Boost型驱动获得更高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动态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多环控制的Buck-Boost型半导体照明驱动电路,包括电源整流电路、开关管Q、电感L、二极管D、电容C、LED负载、误差放大器、电压补偿模块、复位积分器、比较器和RS触发器,开关管Q串联电源整流电路输出端后并联至电感L的一端和二极管D的负极,二极管D的正极并联至电容C的一端和LED负载的一端,电容C、LED负载和电感L的另一端并联后连接至电源整流电路,LED负载上对电压进行采样,采样得到的电压信号经增益模块Kb放大以得到采样电压并与参考电压一起输送至误差放大器,再经电压补偿模块后送至比较器的一输入端,复位积分器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RS触发器的输入R端,RS触发器的输入S端连接外部时钟脉冲,RS触发器的输出Q端连接开关管Q,输出端连接复位积分器的一输入端,还包括加法器和微分器,所述的微分器的输入端连接至LED负载以获得采样电压,微分器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经增益模块Kc放大后至加法器的一输入端,加法器的另一输入端经增益模块Ka连接至开关管Q,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复位积分器的另一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输入电流很好地跟踪输入电压,总谐波失真小,功率因数高,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量较小,输出电压稳定在-40V,具有很高的抗输入电压扰动和抗负载扰动能力。和OCC控制策略相比,多环控制策略下Buck-Boost型LED照明驱动在不同占空比和宽输入电压范围下功率因数均高,可以达到0.99,从输出阻抗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多环控制下输出阻抗小,动态负载性能要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OCC控制Buck-Boost型LED照明驱动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Buck-Boost型驱动器主电路小信号模型图;
图4为多环控制小信号模型图;
图5为多环控制Buck-Boost型LED照明驱动系统模型图;
图6为Buck-Boost型LED照明驱动主电路模型图;
图7为多环控制模型图;
图8为交流输入电压、输入电流波形图;
图9为系统输出电压波形图;
图10为抗输入电压扰动分析图;
图11为抗负载扰动能力分析图;
图12为功率因数与占空比的关系图;
图13宽输入电压范围下的功率因数图;
图14输出阻抗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未经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3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混合计算硬件的网络报文分类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座椅及其功能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