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指纹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3420.X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刘中秋;陈高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9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指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仪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指纹仪。
背景技术
指纹仪是利用人体手指指纹“人各不同,终生不变”的特征而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电子仪器,主要由处理器和传感器组成,其工作原理包括通过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通过处理器或者与上位机的配合提取指纹特征、保存数据和进行指纹比对等功能。
现有的指纹仪为有线连接方式,通过USB口连接上位机,以完成指纹仪和上位机之间的通信。这种方式存在的缺陷,一是在外接设备众多的场合,如银行柜台,有线连接繁琐且应用不便,二是在上位机不配备USB口的时候,直接导致无法应用,如手机作为上位机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无线指纹仪。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线指纹仪,包括处理器和传感器,用以配合上位机完成预定的功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串口连接处理器,并无线连接上位机,用以数据传输;
充电电池,连接处理器和传感器,用以提供电能;
USB接口,连接充电电池以及处理器,分别用以充电和数据传输。
较佳的,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
较佳的,还包括电源管理器,连接在USB接口、充电电池、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用以充电管理及功耗管理。
较佳的,还包括指示灯,连接处理器,用以操作提示或充电提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工作,应用便捷流畅,同时能支持不具备USB接入方式工作的上位机,如手机等,大大提高了应用的广泛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指纹仪包括:传感器1、处理器2、无线通信模块4、充电电池5、USB接口6,无线指纹仪通常通过传感器1采集指纹图像并传输给处理器2或上位机3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身份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处理器2与上位机3之间设置无线传输模块4,取代原有的USB通信方式,从而有效扩大指纹仪的应用范围。无线传输模块4可以是通过蓝牙或者Wi-Fi来实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因此,需要考虑无线指纹仪的供电问题。本实施例设置了充电电池对无线指纹仪进行供电,并通过USB接口来连接上位机3进行取电,当然USB接口同时也可用来实现无线指纹仪与上位机3之间的数据通信,保证无线指纹仪工作的可靠性。考虑到数据的准确性,USB接口的数据传输功能与无线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功能不可同时工作。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设置了电源管理器7、其他电路8、开关9以及指示灯10。
电源管理器7连接在USB接口6、充电电池5、处理器2和无线通信模块4之间,用以对各个元件进行功耗管理,给外围设备的上电与掉电,以及对充电电池5进行过充保护等。
其他电路8可以包括复位电路、滤波电路等,实现对应的功能。
开关9用来控制无线指纹仪的开启与关闭。
指示灯10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一个用以显示充电指示状态,其他用以显示不同的操作指示状态。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指纹仪,解决了现有指纹仪不能与手机等没有USB接口的上位机进行通信以及有线连接繁琐且应用不便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指纹仪应用的广泛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34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转移非接触电子标签及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一维激光条码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