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974.8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6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D43/00 | 分类号: | B23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710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刀。
背景技术
直齿拉刀在切削时,由于刀刃方向与切削方向垂直,因此切削力很大,切削过程不稳定,零件加工质量不高;斜齿拉刀虽然属于斜角切削,但是切削刃上受到法向切削力的合力,迫使拉刀在拉削方向上向着与其旋向相同的方向压迫,最终导致加工出的零件对称度很低;凸形刃拉刀虽然克服了以上两种拉刀的缺陷,但是在拉削过程中刀尖处受力过大,容易磨损断裂,从而降低了刀具的寿命。另外,以上三种拉刀在拉削过程中都会出现一种缺陷,即拉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屑在后续切屑的推力作用下会沿着容屑槽挤向拉刀侧面与零件侧面间的缝隙,这样既增大了拉削阻力,又使切屑容易划伤已加工表面,从而导致加工精度较低,无法满足高精度加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在一个高的刀具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既能减小切削力,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又能够使切屑远离加工表面,从而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刀,包括拉刀主体,所述拉刀主体上设有多个刀齿,相邻两个所述刀齿之间设有容屑槽,所述刀齿的主切削刃沿拉削方向呈内凹状。
其中,所述主切削刃可以呈弧形。
或者,所述主切削刃可以呈V形。
其中,所述刀齿沿拉削方向倾斜一定角度。
优选地,所述刀齿沿拉削方向倾斜5-10度。
其中,所述主切削刃沿拉刀主体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容屑槽与所述刀齿的前刀面平滑过渡连接。
其中,所述刀齿的后刀面呈外凸的弧形面。
其中,所述拉刀主体还包括拉削底板,多个所述刀齿排成一排或多排设置在所述拉削底板上。
其中,所述拉刀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拉刀主体的端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刀,其刀齿的主切削刃沿拉削方向呈内凹状,使得在加工中切屑从刀齿的两端流向中间区域并落入容屑槽内,从而使得切屑远离已加工表面,避免了切屑划伤已加工表面,提高了零件加工质量,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
所述主切削刃沿拉刀主体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这样在拉削过程中,位于对称平面两侧的刀刃所受的垂直于对称平面的力相互平衡,并且相互抵消,使得拉刀能够自我对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被加工零件的对称度;
本实用新型的拉刀所受切削力小,刀具寿命高,刀具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拉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拉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一种拉刀的结构图。
图中:1:刀齿;2:主切削刃;3:容屑槽;4:后刀面;5:刀齿两侧;6:对称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刀,该拉刀主要用来加工键槽和平面,其包括拉刀主体,所述拉刀主体上设有多个刀齿1,相邻两个所述刀齿1之间设有容屑槽3,所述容屑槽3与所述刀齿1的前刀面平滑过渡连接,用于容纳拉削过程中所产生的切屑,所述刀齿1的主切削刃2在拉削方向上呈内凹的弧形,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拉削方向,设计这种拉刀形式,可以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切屑从刀齿1的主切削刃2两端流向中间区域并落入所述容屑槽3内,避免切屑从刀齿两侧5流出划伤已加工表面,提高了零件加工质量,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
为了避免拉刀在切削中由于刀齿1切进和切出而引起的振动,降低切削力,所述刀齿1沿拉削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从刀具加工的难易程度和受力分析上考虑,所述刀齿1沿拉削方向优选倾斜5-10度。
所述主切削刃2沿拉刀主体的对称平面6对称设置,这样在拉削过程中,位于对称平面6两侧的刀刃上对称的两点所受的垂直于对称平面6的力相互平衡,并且相互抵消,使得拉刀能够自我对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被加工零件的对称度。
为了保证刀齿1足够的结构强度,优选将所述刀齿1的后刀面4设置成外凸的弧形面,以弥补前刀面设置成内凹时对结构强度的削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叶轮槽的拉刀
- 下一篇:一种基于控制催化剂用量的烷基酚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