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水气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852.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建华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水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较高效率、构造简洁、应用灵活的水气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土栽培作为先进的种植方式,相继出现基质培、水培、气雾培,细分有有机基质培、无机基质培;深流液水培、浅流液水培、潮汐培、气雾培等。在众多的无土栽培方式中,都需要给植物根系提供水分、养分和氧气。在水分、养分都通过营养液得以实现,氧气的供给各种方式有所不同,基质培与土壤相似,通过基质的透气性来供氧;水培通过营养液中溶解的氧气来给氧;气雾培通过水雾与空气的混合来供氧;潮汐培通过根系在营养液和空气中轮流暴露而获得氧气。无土栽培设施,必须考虑根系的供氧问题,否则,轻则植物生长不良,重则烂根死亡。
现有的立体栽培装置,要么采用基质培——用基质填充空间,营养液流经基质,给基质里栽培的植物根系供给养分、水分;要么采用气雾培——立体空间内用压力泵、喷头将营养液转换成气雾喷在根系上。这两种方式,存在一些不足和限制。
采用基质培的立体栽培,需要大量基质作为填充物,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补充、更换基质,对营养液的供给需要经常调节,养护管理工作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
采用气雾培的立体栽培,首先需要较大压力及传输管道以及喷头将营养液转换成雾状,装置成本较高,维护技术要求高,还存在能耗高、噪音大等不利因素。更重要的缺点是抗断电能力弱,几十分钟的断电可能导致栽培数月的植 物死亡。
其它方式如潮汐培、水培,在立体栽培中的应用受到的限制较多。如水培的防水要求、增氧措施;潮汐培的落差要求、防水要求等,由于诸多限制和难点,难以灵活地根据需要装配成需要的立体栽培形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用最简洁的装置,获得较好无土栽培效果,不但解决常见的怕断电、增氧效果弱、管护工作量大等问题,而且可大幅度提高栽培效率。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立体水气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水气培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喷淋管、第二挡板、若干V形凹槽、水泵及营养液池;所述若干V形塑料凹槽穿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置;所述喷淋管上端设置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最高处V形凹槽的上方,下端连接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营养液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为塑料或木料或泡沫材料的第一挡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为塑料或木料或泡沫材料的第二挡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V形凹槽为塑料材质的V形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为在每个V形凹槽上方设有喷洒小孔的喷淋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为用以将营养液池中的营养液抽到喷淋管的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大幅提高栽培数量:凹槽两端栽种,夹层高度、宽度棵根据需要和水泵功率调整,通过试验,可以做到相同面积的数倍产量;
增氧效果好:营养液经过空气喷洒,充分溶解氧气,对凹槽内的营养液、夹层内的植物根系直接喷淋,既吸收了水培的优点,又有类似气雾培的优点,确保根系对氧气的供给;
抗断电能力强:凹槽内的营养液可以供植物存活几十小时,明显优于气雾 培、潮汐培和基质培,这对经常断电场所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装置简洁:最简单的装置也是可靠程度最高的装置,同时具备降低造价、减少设施维护的优点,还能降低减轻营养液堵塞的概率,具备大规模使用的实用价值,这对无土栽培的规模应用具有明显的价值;
装置灵巧轻便,便于多种场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立放、可挂起,还可多种方式排列组合使用。也可做成植物墙、植物柱、植物门等各种造型,成为可栽种蔬菜、鲜花的造型;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简洁,运行可靠,养护简单,产量较高,所以适合组合出大规模的种植工厂,进行标准化、集约化和高效率种植生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V形凹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建华,未经何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炉芯用的耐火材料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敏陶瓷电阻